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4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4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00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81.
致密砂岩气藏应力敏感的全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温高压全模拟全直径致密砂岩气藏岩石降压开采试验数据揭示了致密砂岩气藏高速开采可对储层造成渗透率损害 ,损害的机理是孔隙介质中微粒迁移堵塞孔喉和高速开采所导致有效上覆压力增加使孔喉缩小所造成的综合效应。微粒迁移可通过提高生产压差解决 ,而防止大压差生产所引起的应力敏感则必须严格控制生产压差在 0 .2~ 8MPa范围内 ;,对渗透率低于 0 .2× 1 0 - 3μm2 的储层则可适当放大生产压差  相似文献   
182.
本文采用加合金元素铋的方法对ZQSn10-2合金致密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金属性能大大提高ZQSn10-2合金的耐油压性能。  相似文献   
183.
184.
185.
吐哈盆地致密砂岩气勘探起步较晚,但获得突破较快,基本形成冲断带和斜坡区两个区带,巴喀地区处在山前冲断体系中,构造解释与储层预测难度均较大.在构造精细解释基础上,重点进行了储层研究,通过应用层序地层理论、地震相、测井相、裂缝预测、叠后反演等技术手段对有利储层进行了预测,最后划分有利储层分布范围,在解剖已知油气藏的基础上进行了控藏要素分析,明确了致密砂岩气成藏受构造背景和储层甜点双重因素控制,以指导下步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86.
以在建桃树坪隧道3号斜井施工降水施工为背景,详细介绍了桃树坪隧道穿越第三系饱和富水粉细砂岩的降水施工方案,为同类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必要的技术资料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7.
为了更附合巷道围岩吸水的实际状态,通过对两组单面吸水后的砂岩试件进行单轴抗压强度实验,研究其随吸水时间变化的强度软化特征。结果表明:两组试件单轴压缩σ-ε曲线线形相似,属于塑性-弹性-塑性变形类型,试件抗压强度随吸水时间呈负指数衰减趋于饱水强度,强度软化系数与吸水时间呈负相关性。试件宏观破坏形式主要为楔劈型张剪破坏和拉伸破坏,而且吸水一端总是首先破坏。砂岩在单面吸水状态下,强度软化机制为黏土矿物遇水膨胀机制与微观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88.
普遍认为致密砂岩气藏在负压差自吸时不存在水锁损害。为此,依据现场资料设计无压差、正压差、负压差自吸条件下水锁损害实验,通过测试束缚水饱和度及当前含水饱和度,判断研究区域是否发生水锁损害。以返排后渗透率与初始渗透率比值来评价水锁损害程度,比值越大水锁损害程度越小。实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当前含水饱和度明显高于束缚水饱和度,存在水锁损害。虽然负压差条件下水锁损害程度最小,但是水锁损害依然严重。可见,当致密砂岩气藏以负压差生产时,水锁损害同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9.
针对致密油藏目前开采方式存在产量递减快、可采储量低的问题,通过构建基于离散裂缝网络的致密油藏润湿返转提高采收率数学模型,并编制相应全隐式数值求解算法,进一步研究了亲油储层周期注入表面活性剂方式的驱油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周期注入表面活性剂能够使储层产生润湿性返转,诱导自发渗吸,进而有效动用基质内剩余油,较目前开采方式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幅度10%;周期注表活剂的驱油效果随着原油黏度的降低、基质渗透率的增大或者压裂密度的提高而变好,当地层原油黏度低于7 m Pa·s、基质渗透率不低于0. 01 mD、裂缝间距不高于150 m时,周期注表活剂可取得明显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90.
本文对含预制裂隙砂岩试样进行单轴循环加卸载试验,研究循环荷载作用下含预制裂隙砂岩的力学特性与岩桥贯通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单轴循环加卸载作用下,砂岩试样峰值强度与弹性模量呈现出显著的强化现象;与完整砂岩试样对比,含预制裂隙红砂岩试件力学性能表现出明显的降低趋势,且与裂隙几何参数密切相关;试样峰值强度随着岩桥倾角增大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V”字形波动趋势,而随着裂隙倾角增大,试样峰值强度则表现出了与岩桥倾角相反的增减变化趋势;利用摄像机全程记录了试样裂纹的扩展,揭示了岩桥贯通机理与裂隙几何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