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4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4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00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51.
随着石油勘探的发展,油气藏的精细划分越来越重要,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结合部分油气田的具体情况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52.
向孔隙度和渗透率极低的致密地层要油气储量和产量是目前油气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方向。致密储层中的裂缝和溶蚀孔洞(统称缝洞)系统是油气赋存的主要空间和运移通道,查明和预测致密储层中缝洞系统成为寻找该类油气藏的关键。然而,致密储层中缝洞的空间分布极不规则,往往在相距不足1公里的距离内打油气探井,有的可能高产油气,  相似文献   
153.
东濮地区风化壳储层特征及油气藏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东濮地区第三系基底古潜山风化壳储层,发育有奥陶系的碳酸盐风化壳和石炭-二迭系及中生界的碎屑岩风化壳,经多次构造运动和风化作用,这些风化壳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丰富,形成了各种成因的缝,洞和各种类型的孔隙,期 发育和分布受构造运动和岩性控制,研究表明,东濮地区油源丰富,生油层和储层有良好的接触关系,断层及不整合面构成了良好的运行移通道,为古潜山区壳储层中天然气的聚集及气藏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4.
东濮地区第三系基底古潜山风化壳储层,发育有奥陶系的碳酸盐风化壳和石炭二迭系及中生界的碎屑岩风化壳。经多次构造运动和风化作用,这些风化壳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丰富,形成了各种成因的缝、洞和各种类型的孔隙。其发育和分布受构造运动和性控制。研究表明,东濮地区油源丰富,生油层和储层有良好的接触关系,断层及不整合面构成了良好的运移通道,为古潜山风化壳储层中天然气的聚集及气藏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5.
兰州第三系砂岩工程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建筑规模的增大,兰州市广泛分布的第三系砂岩已成为高层、超高层建筑物地基或修建地下建(构)物的惟一地层.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试验数据系统研究了兰州市第三系砂岩的颗粒组成、物理性质、变形过程和强度特征等工程特性,提出了确定强风化砂岩地基承载力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6.
157.
对含预制裂隙砂岩试样进行单轴循环加卸载试验,研究循环荷载作用下含预制裂隙砂岩的力学特性与岩桥贯通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单轴循环加卸载作用下,砂岩试样峰值强度与弹性模量呈现出显著的强化现象;与完整砂岩试样对比,含预制裂隙红砂岩试件力学性能表现出明显的降低趋势,且与裂隙几何参数密切相关;试样峰值强度随着岩桥倾角增大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V"形波动趋势,而随着裂隙倾角增大,试样峰值强度则表现出了与岩桥倾角相反的增减变化趋势;利用摄像机全程记录了试样裂纹的扩展,揭示了岩桥贯通机理与裂隙几何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8.
针对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小河坝组致密砂岩储层,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测试、高压压汞、恒速压汞等技术手段,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储层微孔隙类型和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储层演化程度较高,原生孔隙发育较少,次生溶孔占总孔隙的80%,包括微米级粒间溶孔、微米-纳米级粒内溶孔和杂基溶孔;高压压汞屏蔽了半径较大的孔隙,表征的孔喉半径为0.01~1.26μm,半径0.1μm的喉道所占比例10%;恒速压汞测试表明,渗透率不同的样品孔隙半径大小及分布范围相近,孔隙半径主要集中在145μm左右,分布范围为40~260μm;喉道半径大小相差悬殊,且分布范围较大,为0.1~2.7μm。高压压汞和恒速压汞结合表征小河坝组致密砂岩的孔隙半径为0.01~260μm,喉道半径为0.01~2.7μm;致密储层孔隙度主要受单位体积有效孔隙数量、有效孔隙半径大小的影响,而渗透率主要受控于有效喉道半径的大小和分布,储层物性的差异则是这些孔-喉结构参数共同影响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159.
为探究人工劈裂结构面与天然结构面力学特性的相似性,解决现场取样困难、难以保证均一性等问题,文章采用人工劈裂方式制备砂岩结构面,并进行三维扫描和室内直剪试验等,根据结构面相关理论、Barton标准剖面线等理论知识,描述了人工劈裂砂岩结构面的相关形态并确定了结构面粗糙度系数,最后基于JRC-JCS模型进行力学参数的估算,并与直剪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人工劈裂砂岩结构面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粗糙度系数相同时,结构面的抗剪强度与所受的法向应力成正相关;在法向应力相同时,结构面抗剪强度与粗糙度系数成正相关;砂岩结构面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与粗糙度系数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与粗糙度系数呈负相关,结构面粗糙度系数越小,相关系数越接近于1。研究成果为结构面室内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0.
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西峰东部长8油层组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储层的控制作用,寻找优质储层发育区。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流体包裹体等分析手段,对长8油层组成岩作用特征进行研究,长8油层组储集砂岩处于中成岩阶段B期,先后经历了压实、胶结、压溶、交代、溶蚀、自生矿物的充填及破裂等成岩作用,其中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及破裂作用对储层的影响最大。压实作用及碳酸盐的早期胶结作用是导致砂岩,特别是薄层砂岩快速致密化的主要原因;伊利石、伊/蒙混层矿物和高岭石的充填胶结,容易降低储层渗透性,对储层造成较大伤害;早期绿泥石环边的胶结作用有利于原生粒间孔隙的保存,溶蚀作用对改善储层物性具有积极意义,而破裂作用有利于提高储层渗透性和溶蚀作用的进行。研究区西南部是优质储层发育的主要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