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67篇 |
免费 | 126篇 |
国内免费 | 40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43篇 |
教育与普及 | 184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8篇 |
现状及发展 | 4篇 |
综合类 | 137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38篇 |
2021年 | 36篇 |
2020年 | 50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45篇 |
2014年 | 86篇 |
2013年 | 71篇 |
2012年 | 61篇 |
2011年 | 68篇 |
2010年 | 76篇 |
2009年 | 75篇 |
2008年 | 51篇 |
2007年 | 71篇 |
2006年 | 56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66篇 |
2003年 | 42篇 |
2002年 | 51篇 |
2001年 | 48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37篇 |
1998年 | 48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46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5篇 |
1980年 | 1篇 |
195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从江翁浪蚀变岩型金矿矿物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江翁浪蚀变岩型金矿的矿石矿物组分独特,与黔东脉型金矿有明显的差异.利用矿相学、化学分析和电子探针技术等对该矿床矿物特征、矿物生成顺序及共生关系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12.
通过不同活性的石灰与精粉反应,观察石灰的晶粒尺寸、孔隙大小与分布等微观结构的不同对精粉矿化过程的影响,确定精粉矿化过程中的最低矿化温度,矿化温度越低则其矿化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13.
混合像元是影响岩矿高光谱由定性解译向定量反演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以往分离岩矿高光谱混合像元,需要先获得参与混合的端元数量及端元光谱,这在许多场合是难以做到的.独立成分分析可以在端元光谱、混合矩阵未知且没有任何先验知识的情况下,有效分离岩矿高光谱混合像元,只要端元光谱是非高斯性信号且满足统计独立性.它实现了矿物识别,并为矿物丰度反演及成分识别打下了基础.通过引入调整因子,改善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算法的收敛性.当参与混合的端元光谱相似度较高或者端元光谱的非高斯性较低时,岩矿高光谱混合像元的分离精度将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14.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对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发展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手段、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都进行了优化和改革。提出了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5.
116.
研究了影响发样矿物元素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各种干扰因素 ,对取样、洗涤、烘干、消化及元素仪器测定等环节进行了探讨 ;同时对相关技术指标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方法变异系数 <3%,标准回收率为 (10 0± 5 ) %. 相似文献
117.
《科技导报(北京)》2013,(2):8
方解石是地球上分布最为广阔的天然矿材,是石灰岩和大理岩的主要成分,含量约占地球地壳重量的4%,是自然界成岩石造丘中形成的主要矿物。近年来研究者们惊喜地发现,自然界中许多微生物都可以在细胞体外完成方解石的矿化形成。经过漫长时间的累积和有机基质的作用,可将其周围的疏松碎屑物质胶结成为坚硬的岩石。Defrage等分别对南太平洋Tuamotu群岛和中太平洋的现代叠层石进行研究,结 相似文献
118.
为解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成藏的基本特征,厘清成藏要素,建立符合中国复杂构造背景下页岩气储层选区评价指标等问题,借鉴美国页岩气储层评价指标,结合目前页岩气勘探评价成果,分析得出:中上扬子地区龙马溪组底部富有机质页岩储层分布连续、埋深适中、构造稳定,富有机质页岩在区域上分布连续,但含气性在局部表现为不连续;根据构造改造的程度,将中上扬子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分为构造改造区、靠近剥蚀区和构造稳定区三种类型.其中构造稳定区页岩储层表现为超压、含气量高,气井试采初期产量高,是中国中上扬子地区海相页岩气成藏的最有利区. 相似文献
119.
页岩储层压裂缝成网延伸的受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压裂实践表明,页岩储层的水力裂缝呈现出非平面、多分支的复杂延伸模式,这与传统压裂理论认为的对称平面双翼裂缝从形成机理上存在本质的区别。基于室内实验、矿场压裂实践、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页岩储层压裂缝成网延伸的受控因素。研究表明:页岩储层的裂缝延伸形态受到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的双重作用,从储层地质属性上看,岩石的脆性矿物含量越高、岩石的力学弹性特征越强、水平应力差越小以及天然裂缝越发育,越有利于压裂缝的成网延伸与扩展;从压裂作业的工程条件上来说,施工净压力越高、压裂液流体黏度越低以及压裂规模越大,越有利于形成充分扩展的缝网。该研究对认识页岩储层缝网扩展机理以及提高页岩储层压裂设计的科学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0.
环境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介绍了可吸入颗粒物中矿物颗粒的研究意义,随后对国内外矿物颗粒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向进行了详细论述;使用X射线衍射(XRD)和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EDX)对北京春季可吸入颗粒物中矿物组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北京春季可吸入颗粒物中的矿物有石英、粘土矿物、硅铝酸盐矿物、硫酸盐矿物等,以硅铝酸盐矿物为主,同时存在新生的矿物颗粒,新生矿物的存在表明有活跃的大气化学反应发生;在研究的基础上,对今后开展矿物颗粒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