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3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77篇
教育与普及   48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175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21.
本文根据四个不同回采参数试采面的钻孔注(放)水试验资料,研究了每个采面底板采动破坏深度和强度,分析了采面斜长、采高与底板采动破坏深度的关系,查明厚煤层分层开采时,底板破坏程度主要取决于第一分层,为改革采煤方法安全带压开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2.
吴俊 《科学通报》1993,38(17):1594-1594
南桐矿区煤层为晚二叠纪龙潭煤系,煤种为肥焦-瘦贫煤,该煤层具强烈煤与瓦斯突出和爆炸灾害性。实验证明,它们多为富含烃类物质的煤层,其R_0为1.00—1.72%.我们用光学方法对该区煤层进行了系统的有机岩石学研究,表明煤层的含烃性和灾害性与煤有机岩石组成和性质有关,并在这些灾害性煤层中发现了大量与煤成烃有关的显微标志。它可为深入煤成烃和煤层瓦斯灾害性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3.
本文通过对低瓦斯特厚易燃放顶煤采面合适供风量分析,其供风量若按日产吨煤量和工作面最多人数确定,风量往往偏大,则按实际耗氧来计算,用气候条件进行验证切合实际。表4。  相似文献   
124.
俯伪斜采煤法防治急斜煤层煤与瓦斯突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急倾斜煤层俯伪斜分段密集支柱采煤法和直线长壁采煤法的采场矿压显现规律和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指标进行了现场观测和模拟实验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俯伪斜采煤工作面的周期来压步距为18.5m,约为直线长壁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10m的两倍,周期来压时采面上部的最大能量动载系数为2.03,比直线长壁工作面小0.53.煤壁前方支承压力集中系数为1.67,比直线长壁工作面大0.2~0.25,而支承压力峰值距煤壁距离为6~10m,较直线长壁工作面大0.5~1m.即俯伪斜分段密集支柱采煤法通过降低回采工作面前方煤体支承压力系数和增大回采工作面前方煤体的安全煤柱宽度,来提高采场煤与瓦斯突出防治能力。  相似文献   
125.
"三软"煤层矿井分区开拓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龙口矿区“三软”煤层地质特征,在充分优化论证的基础上,合理进行开拓和准备巷道部署.实行分区开拓延深,对减少矿井延深初期投资和后期巷道维护费用,保证矿井安全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26.
工作面煤层地质条件开采工艺性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从采矿的角度和工作面开采的总体方面,对具体煤层地质条件适于开采工艺的程度进行整体的定量评价,并作为开采技术决策、设计规划及生产管理的依据。系统总结了我国这方面最新研究成果。从煤层地质条件评价内容与进行方法、评价因素结构及指标体系构成、评价因素隶属函数与权重确定、评价模型建立与评价可靠性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并重点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在采煤工艺方式选择及工作面单产可靠预测中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127.
急倾斜煤层开采解放层防治冲击地压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反煤央等脆性材料破坏特征的五参数Wilianm-Warnke强度准则破坏模型,利用有限单元单元“处死”的功能真实模拟开挖过程,进行急倾斜煤层开采解放层防治冲击地压的数值模拟研究,揭示了急倾斜煤层开采解放层的煤岩层应力场、变形场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和解放范围以及解放程度,为急倾斜煤层开采解放层防治冲击地压制定较为合理的方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8.
大倾角走向长壁开采"R-S-F"动态稳定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平面应力走向、倾斜和三维可加载块体模型等手段,较系统地研究了大倾角煤层走向长壁工作面(倾斜布置)开采过程中矿山压力显现规律、围岩变形、破坏与移动特征和工作面支架与设备的下滑机理;分析探讨了顶板破断岩块运动、底板破坏滑移以及主要回采工序对支架或支护系统工作阻力和"R-S-F"(顶板-支架-底板)系统动态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现场工业性试验时需要注意和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29.
Auto-ign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igh-pressure diesel spray in the controllable active thermo-atmos-phere (CATA) were studied with a high-speed camera video system. Multi-point autoignition phe-nomenon of diesel spray in the CATA was observed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autoignition were analyzed. The stabilization mechanisms of the spray flame in different coflow temperatures were also discussed. The stabilization of the flames was controlled by different factors: autoignition phenomenon in low coflow temperature and flame spread in high coflow temperature. The test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autoignition delay depends strongly on the coflow temperature and has non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he temperature. Autoignition delay decreases by almost 10 ms from 16.9 to 7.1 ms when the coflow temperature increases from 996 to 1048 K and only 4 ms from 1048 to 1101 K. The injection parameters in terms of nozzle diameter, injection pressure and pump speed, have some effects on autoignition delay while these effects depend on the coflow temperature. The significant effect lies in low coflow temperature. The injection parameters influence the autoignition delay because it can shorten the physical delay by improving the spray quality and enlarging the spray angle or penetration rate to im-prove mixture quality.  相似文献   
130.
通过对上部煤层刀柱破坏特征和稳定性的有限元数值分析,以及对下部煤层工作面顶板稳定性的研究,得出了下部煤层回采工作面顶板结构的稳定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