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03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359篇
系统科学   177篇
丛书文集   338篇
教育与普及   7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453篇
现状及发展   45篇
综合类   7678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400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493篇
  2011年   566篇
  2010年   633篇
  2009年   656篇
  2008年   642篇
  2007年   562篇
  2006年   472篇
  2005年   414篇
  2004年   364篇
  2003年   353篇
  2002年   273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272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2篇
  1944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自然大调音阶是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音乐欣赏的重要基础,如何唱准自然调音阶是视唱、识谱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笔者通过对弹簧的压缩与伸张,结合传统的音阶示意图以及半音与全音的对比,形象地启发人们怎样唱准自然大调音阶的上行与下行,同时对唱准其它音阶(如小调音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汪云九 《科学》1992,44(4):0009-0014
本文简述认知科学的历史,定义和范围,评论感知觉,学习和记忆的一些现代理论模型,提出若干有待进一步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3.
综合考虑采场形式划分、对应形式的自然发火规律、对应火源位置的CO分布特征及其它特征,结合火灾气体弥散方程的有限单元法,探讨了自然发火位置判定误差小于10m的专家系统研制问题  相似文献   
74.
本文在说明了广西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情况和丰富程度的基础上,指出进一步开发广西自然旅游资源的方向为全面开发岩溶和其他山地丘陵景观,开辟上游河谷风景线,大力加强海岸地貌景观的开发。  相似文献   
75.
本文就许靖华教授《祸从天降——恐龙灭绝之谜》一书,讨论地球灾变的生物学意义。作者认为:地球灾变事实的发现没有否定,而是补充和丰富自然选择理论,达尔文主义强调生物进化的渐变性和连续性;生物进化的灾变说强调生物进化的间断性;这是两种不同的自然观。但是,不能认为它们是相互否定的,而是相互补充的。生物学研究既把渐变论作为工作哲学,又把灾变论作为工作哲学,前者适用于生物进化的渐变时期,后者适用于生物进化的灾变(环境危机)时期。  相似文献   
76.
王弼在儒家传统的“亲爱为孝”观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亲爱为孝”观,它着重强调了“自然”,强调了“体用如一”、“本末不二”。其意义在于:第一,由“自然”引发的对“礼”的重新审视,与汉末的纠弊之风一脉相承;第二,对“自然”的不同理解导致儒学上的分歧,为儒学的再生提供了新的契机;第三,受玄学影响形成的人文丧葬景观,折射出魏晋时期世人对人性的自觉呼唤。  相似文献   
77.
帮助学生掌握与运用记忆的方法,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提高学习生物学的效率,应该学会良好的记忆方法.学习高中《生物》的有效记忆方法有联想记忆法、观点记忆法、排除记忆法、突出重点记忆法、应用记忆法、比较记忆法等.  相似文献   
78.
那年夏天,成都的天空看上去很蓝,阳光细碎而明亮,白色的云朵像棉花糖一样泛着甜蜜。一个怀揣着梦想的女子,无忧无虑,快乐而充实地行走在这个城市的大街上。  相似文献   
79.
本文通过文化记忆和文化经验和九十年代汉语诗歌中的呈现,特别是以解读大陆青年诗人、翻译家马永波的长诗《电影院》为契机,分析了目前大陆先锋诗歌所遭遇的批评、误读、失语状态,从而阐释了汉诗面对已经过去的九十年代存在的独立美学意义、文本价值、艺术倾向和必须面对的文化与审美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道关怀的艺术主张。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