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66篇
综合类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音乐给予希腊早期唯理论大量的精神营养,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许多思想家们从弦乐中受到启发。七弦琴的琴弦赋予数字和长度一种统一的形式:它使和谐不单纯是能被听到的东西,而且是能被看得着和摸得到的;谐音学是“数”的科学的源泉所在。  相似文献   
82.
西方反科学思潮的哲学源头可以追溯至古希腊时期。在古希腊神话故事里潜蕴着最早的反自然知识倾向,不同哲学学派之间的斗争彰显出反自然哲学的立场。本文在考察反自然知识和自然哲学观念的过程中,探寻和发掘西方反科学思潮的古希腊哲学源流。  相似文献   
83.
人教版和司南版的《物理2》都有这样的内容: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牛顿用一张图(如图5—17)解释行星能保持在某轨道运行的原因。牛顿认为“由于向心力,行星会沿某一轨道运动。如果考虑抛体运动,这一点就容易理解了:投掷一块石头,该石头理应做直线运动,但由于其自身的重力,石头离开直线路径,做曲线运动,最终落于地面;投掷速度越大,落地点距投掷点越远。于是我们假设随着速度的不断增大,石头在落地前画出1、2、5、10、100或1000英里长的弧线,直至最后超出地球的限度,进入空间永不回地球。”  相似文献   
84.
日出日落,四季轮回,这一切蕴含着哲学最本真的意义。哲学以其知识论之墙垣,宇宙论之树木,生其人生论之果实;哲学以其伦理学之筋骨,自然哲学之血肉,养其人生论之灵魂。随着汹涌澎湃的知识经济浪潮,知识经济将成为未来社会中的主要经济形态,知识将成为社会的主要资源,创新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这时,我们面对纷繁创新局面,更需用哲学思维来理清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5.
2000多年,“道气”自愿思想经历“合-分-合”辩证发展历程。今天,道气统一论可以说是更高层次的哲学理论思维的结果,顺应了 “欧美和中国文明的合流”,开辟新世纪更广阔的自然哲学思想发展道路。道气辩证统一增强了自身理论思维的活力,并与现代科学中中“宇宙起源与演化学说”:、“混沌学”等产生沟通,具有相当重要的科学与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86.
论李约瑟的中国自然哲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鹰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4(11):37-39,49
本文认为李约瑟以东西文化和古科学两种比较研究为方法论基础,对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基本属性、思维范式、哲学影响和科学意义作出了独到的研究。他所由此形成的一套中国自然哲学观对于我们正确评价和开发中国古代自然哲学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7.
“质形论”主张所有的物体都由质料和形式构成。该理论是前现代欧洲哲学史上最具影响和争议的理论之一。它在自然哲学和形而上学方面要面对诸多难题,尤其是质料和形式的本体论地位,以及自然物体(元素和混合物)的本体论构成。围绕上述争论,中世纪思想家罗吉尔·培根坚持实体形式多元论立场,通过主张每一种实体形式都需要与适合它的特定形而上学质料相结合,表述了一个更为多元的形而上学质料理论。这一微妙但根本性的视角转变,确立了一种新的作为自然变迁物理基底的“自然质料”概念,为研究自然变化开启了全新视野。  相似文献   
88.
从当代文化科学发展的视野,对作为六经之首的易经起源及其价值进行了深入挖掘和解读.通过论证易经生成之三部曲:自然易→占筮易→人文易[1], 揭示了"易"之卦爻象数源于自然,易经之本在象数,其精髓乃"道法自然".由此不仅提升出中国自然哲学、生命哲学与人文教化,而且开出了中国古代生成整体论的"科学"和数学算法体系.文章揭示了易经作为中国文化总源头所蕴含的自然、占筮、哲学、"科学"等 "多维立体结构",试图澄清其中相互关系与不同层次.主张从当今文化科学发展的高度,揭示与彰显易经象数本有的自然、数理与"科学"蕴含,赋卦爻辞以新意,开辟易学创新之道.并试图由此为厘清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线索,超越西方近代科学的机械构成论与主客二分之认识论,探索中国文化、科学的自主创新提供文化资源与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89.
英文"science"最初的含义是知识或学问,进入十九世纪后用来特指自然科学,实证主义兴起之后又开始用来泛指基于数学分析和经验研究的一切学问。在作为"science"译语的"科学"由日本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主要用"格致"来对译"science"。这样,"格致"除继续指代与"正心"、"诚意"相关联的修身、明德方法之外,还被用来指称自然哲学、自然科学以及物理学等。当"science"在实证主义科学观的影响下演变成泛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念之后,要不要扩大"格致"的解释范围以适应"science"概念的演变便成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结果是熟悉西方科学发展情况的严复和梁启超都选择了"科学"。于是,放弃语义多歧的"格致",选用"科学"便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社会潮流。  相似文献   
90.
理解当代自然哲学的钥匙——量子/系统辩证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立足于量子革命与系统科学成果,辩证地重建自然图景:自然本体是依赖场境的、生成的、潜在的实在;机遇有规则,因果与机遇联合支配自然;主体只能作为参与者内在化地观察自然;自然系统作为自组织的有整体是合目的的;偶然性作为自然运行的一种基本机制应当恢复应有的本体论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