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藏克家早期抒情诗着眼于现实,取材于现实。《老马》是诗人早期的代表作之一。诗人满怀悲愤的感情,以极大的艺术概括力,写出了旧中国亿万农民在封建势力重压下忍辱负重的悲惨境遇,抒发了他对受苦受难的农民的同情,也表露了他对封建社会、新旧军阀统治的愤懑控诉之情。  相似文献   
12.
臧克家诗作《有的人》以近似口语化的非常态逻辑语言开篇,凭借“生”与“死”两个矛盾概念的两极碰撞,勾勒出诗歌的艺术框架,思想意义反向扩张,对立中求得统一,显示出深邃的辩证哲理,主题因此而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13.
在五四文学革命大潮中,新诗取得了赫赫业绩,但也一定程度地丢掉了以民族化,大众化为核心的中国特色,崛起诗坛的臧克家,继承古诗与民歌的优秀传统,学习五四新诗的长处,汲取新诗效法西方的经验教训,从创作到理论,全面建构新诗的中国特色;把鲜活的人民口语提炼成诗语;大致押韵,大体整齐,形成新诗的“外在韵律”;追求形象化,着力推敲千锤百炼,把物寄意,借事传情,以丰厚的生活积累,正确的思想、燃烧的感情和严谨的态度创造典型的意象瑟意境,尤其注重塑造“典型的人生的形象”,建构起新诗的“内在韵律”。这些成就,使臧诗成为中国特色新诗的新起点,臧克家就是中国特色新诗新起点的奠基者和开路人。  相似文献   
14.
张永健 《菏泽学院学报》2006,28(1):23-27,38
建国以后,臧克家把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化为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情礼赞,特别是收入《放歌新岁月》中的新诗短章,有强烈的哲理色彩与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这些短诗中,赞颂伟人的诗篇字少味多、形象鲜明,抒写友情的诗篇精练朴素、诗味隽永,绘景述事的抒情诗则生活味浓,意境深远,可谓“清风晚节老梅香”。  相似文献   
15.
世纪诗翁臧克家,在我的眼中,是一团熊熊燃烧,永不熄灭,永燃人间的火焰。其思想如火,感情如火,性情如火,做事如火,写诗更如火。他始终以火一般的热情,在燃烧着自己,也点燃着别人。他的生命之魂,是为光明与幸福,和平与友好,人性与人情,理解与尊重而燃烧的。他是二十世纪中国诗坛独树一帜的诗人,同时也是中  相似文献   
16.
彭桂萼不仅是边疆教育实践家,也是杰出的云南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学者和著名的抗战诗人。20世纪30~40年代,彭桂萼和郭沫若、臧克家等人书信往来,感情真挚,志同道合,共同为抗战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2004年2月5日,一代大师克家老走完了99岁的人生历程。  相似文献   
18.
《向阳湖文化研究》(武汉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是5种7册《向阳湖文化丛书》中之一种,近50万字。由于李城外主编的热心鼓动,我终于在旅居海南的休闲日子里读完,读后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向阳湖文化研究,即"五七"干校文化研究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一定要坚持一种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而在我看来,这种科学态度的核心就  相似文献   
19.
贴近现实的精神取向、创作主体的伦理要求、博大雄健的风格追求,这三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是臧克家一直标举的“现实主义”诗歌理论的主要内涵。臧克家的诗歌理论虽有一定的意义,但也有很大的局限。这种局限既是由当时的历史语境决定的,更主要是受其理论自身的限制。  相似文献   
20.
得知“诗坛泰斗”臧克家先生元宵节走完生命的最后旅程时,我沉浸在万分悲痛之中。巨星陨落,哲人其萎,天地共泣,神人同悲!这不仅使潍坊人民特别是社科文化界的重大损失无可弥补,也使我国整个文学界痛失一代宗师,人们将永远怀念着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