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31篇 |
免费 | 137篇 |
国内免费 | 100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3篇 |
丛书文集 | 72篇 |
教育与普及 | 63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4篇 |
现状及发展 | 42篇 |
综合类 | 226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3篇 |
2023年 | 51篇 |
2022年 | 59篇 |
2021年 | 56篇 |
2020年 | 71篇 |
2019年 | 51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46篇 |
2015年 | 51篇 |
2014年 | 78篇 |
2013年 | 82篇 |
2012年 | 86篇 |
2011年 | 79篇 |
2010年 | 87篇 |
2009年 | 96篇 |
2008年 | 98篇 |
2007年 | 91篇 |
2006年 | 66篇 |
2005年 | 85篇 |
2004年 | 87篇 |
2003年 | 88篇 |
2002年 | 80篇 |
2001年 | 97篇 |
2000年 | 62篇 |
1999年 | 79篇 |
1998年 | 94篇 |
1997年 | 79篇 |
1996年 | 87篇 |
1995年 | 72篇 |
1994年 | 57篇 |
1993年 | 39篇 |
1992年 | 57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44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为了准确计算木结构住宅墙体的导热系数及热阻值,基于热流法导热分析,研究木结构住宅墙体传热特性;通过有限单元法,分析木结构住宅墙体传热分布原理,研究基于稳态热流法的墙体传热特性,检测均匀厚度材料的平行等温界面,获取理想热传导性能;采用稳态热流导热系数测试仪,测试江苏省南京市某木结构住宅墙体组成部分及墙体不同部位的传热特性... 相似文献
152.
王国雄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
应用有限单元法分析了高炉炉墙的三维传热问题,探讨了简洁、实用的三维传热有限元求解方法,得到了近乎实际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53.
基于热力学第一及第二定律分析了传热过程的热平衡和熵平衡,导出了传热过程在三种不同给定条件下的Yong损失率方程式。将任一Yong损失率方程视为目标函数就能够导出使Yong损失率为最小情况下的最佳性能参数,进而得出最小Yong损失率表达式。 相似文献
154.
杨建华 《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4)
在分析影响柴油机传热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传热量的计算方法、降低传热损失与热负荷,以及冷却系统优化设计的基本途径与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5.
156.
为有效利用巷道内排除的热空气,以大隆矿区矿井通风巷道为例,采用分离求解方法,对巷道围岩一空气换热系统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巷道空气出口平均温度71P、巷道围岩与巷道内空气的平均总传热系数K、巷道空气平均出口热流密度q、风速口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v在0.2~1.0m/s时,耳较大;v越小,砟越接近于围岩初始温度。v在5.0~7.0m/s内,对K影响不大;当v〈5.0m/s时,K呈线性规律降低。v在0.2~5.0m/s时,q呈二次曲线渐变过程。丁随着”的减小、巷道长度的增加而增加。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围岩与空气的换热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7.
对考虑非Fourier效应的Chen-Holmes生物传热模型给出了一个带有热波的代数显式解析解, 该解析解除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外(如加深对生物组织中热波现象的理解), 还可以作为标准解校验相关数值解与发展数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8.
159.
竖直窄矩形通道内环状流区沸腾传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窄矩形通道内的对流蒸发传热,分析了过渡流传热状态,为过渡流传热状态提出一个幂加和数学方法.经实验验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0.
为满足未来大功率台式电脑CPU的冷却要求,将平板热管和常规热管散热器结合提出了集成热管散热器的新概念;并用CFD数值模拟来代替试验研究,验证了用STAR-C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并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散热翅片厚度、间距以及气流速度对集成热管散热器的流动与传热特性影响进行了研究.针对未来CPU冷却要求和散热器的设计要求,设计了新结构的集成热管散热器.并进行了试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气流速度为2.75 m/s下,新结构的集成热管散热器的热阻在0.1~0.2℃/W,在200 W时模拟CPU的表面温度仅为53℃,完全满足了对CPU的冷却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