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1.
本文总结了2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间隔综合症患者的护理,包括密切观察早期临床表现、动态监测腹内压、准确测量腹围、加强各重要系统的监护、并做好腹腔开腹减压术后的护理及心理护理,认为早期发现腹腔间隙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2.
淋巴管是淋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维持组织液和血液平衡,免疫调节等重要机能.最近的研究表明淋巴管在骨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戈勒姆综合征(Gorham-Stout Syndrome,GSS)又被称为骨溶解症,是一种伴随着骨内淋巴管(或血管)和纤维组织增生,受累骨渐进性被溶解,吸收,消失为特征的极为罕见的慢性疾病,其发...  相似文献   
113.
人体存在着严格的铁代谢调节机制,以确保体内铁始终处于正常生理水平.这种机体铁稳态关键依赖于小肠铁吸收和机体铁需要之间的平衡.研究显示肝脏抗菌多肽很可能是一种控制小肠铁吸收及调节体内铁稳态的关键物质,是一种极为重要的铁调节激素.肝脏抗菌多肽可以反映体内铁的储存状态,在铁积聚时肝脏抗菌多肽表达增加,使小肠铁吸收减少,巨噬细胞铁储存增多;铁缺乏时肝脏抗菌多肽表达减少,使小肠铁吸收增加,巨噬细胞释放铁增加.  相似文献   
114.
靶向基因疫苗pcDNA3/MDC-VP1的构建及免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RT-PCR扩增小鼠巨噬细胞源趋化因子(macrophage-derived chemokine,MDC)基因,与柯萨奇病毒B组3型(CVB3)VP1基因通过一个编码10个氨基酸残基的接头序列(Gly4Ser)2相连,形成融合基因MDC-VP1,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MDC-VP1,作为疫苗免疫BALB/c小鼠.3次免疫后,pcDNA3/MDC-VP1组小鼠血清中和抗体滴度明显高于pcDNA3/VP1组;而病毒滴度低于pcDNA3/VP1组.用10 LD50CVB3攻击,pcDNA3/MDC-VP1组小鼠生存率为50%,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生存率高于其他各组.  相似文献   
115.
观察抗内毒素核心糖脂单克隆抗体对腹腔感染(IAI)伴多器官功能障碍(MOD)时代谢的影响.将20只健康成熟期新西兰白兔按照盲肠结扎加穿孔的方法(CLP)诱发IAI伴MOD,手术后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只.抗内毒素核心糖脂抗体组在CLP后0.5h静脉注射抗R595单抗10mg/kg,对照组按同样方法和剂量给予非特异性单株免疫球蛋白(SP2).动态测定了血浆内毒素、血清细胞因子(TNF、IL-6)、激素(皮质醇、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化(葡萄糖、胆固醇、甘油三酯、白蛋白)和尿中尿素氮、肌酐、3-甲基组氨酸排出的变化,观察时间1周,并记录动物死亡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抗内毒素核心糖脂抗体组血浆内毒素、血清TNF和IL-6水平均显著降低,血清皮质醇浓度减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浓度无显著变化,血中葡萄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白蛋白改变明显改善,尿中尿素氮、肌酐和3-甲基组氨酸排出量显著减少,生存率显著提高.抗内毒素核心糖脂抗体具有防治IAI伴MOD时代谢紊乱的代谢调理作用  相似文献   
116.
从人胎盘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分别扩增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M-CSFR)胞外区的D1-3,D2-3和D3功能区,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夺表达了各相应的重组蛋白,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IA)证明重组D1-3结合M-牟能力是重组D2-3的3倍,前者的Kd为11nmol/L后者的为39nmol/L,而重组的D3则完全没有结合能力,这些数据提示D2-3是与其配基结合的主体位点,D1为其配基  相似文献   
117.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s)是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中浸润最丰富的免疫细胞群。临床上,TAMs的数量与多种癌症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在肿瘤进展的各个阶段,TAMs发挥着重要作用。多项研究表明,降低TAMs的密度或作用可抑制肿瘤生长。随着TAMs与恶性肿瘤关系逐渐明晰,TAMs已被视为癌症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就TAMs的来源、分类、在人类恶性肿瘤中的作用、靶向TAMs的治疗方法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8.
119.
目的:探讨优化vMIP-II/MBP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Mal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条件,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纯化。方法:通过接菌、诱导表达,实验了解诱导时不同的温度、诱导时间、IPTG浓度对蛋白表达量的影响,并进行SDS-聚丙烯酰氨凝胶(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发现该菌在含0 3mmol/LIPTG的TB培养基中,28℃诱导表达4h,可使诱导蛋白表达量占菌体蛋白总量的10%。结论:vMIP-Ⅱ/MBP的表达受温度条件影响较大,低温诱导时表达水平较高。从而为该工程菌的中试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0.
研究了黑藻水溶性多糖(HVPS)对正常小鼠的影响.黑藻经热水浸提乙醇沉淀,Savege法去蛋白得到黑藻粗多糖(HVCPS),HVCPS经DEAE-32离子交换,Sephadex G-25层析得纯多糖(HVPPS1,2,3);选取HVPPS1和HVCPS分别按25 mg/kg与50 mg/kg体重ip小鼠,每天1次,连续7 d,测定小鼠脾指数、腹腔巨噬细胞(Mφ)吞噬活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结果表明,HVPPS和HVCPS都能显著提高正常小鼠的脾指数和Mφ吞噬作用,HVPPS对小鼠总抗氧化能力、CAT和SOD活性有显著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