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4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41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98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针对合成气一步法合成二甲醚的精馏精制过程,研究分离二甲醚-二氧化碳-甲醇-水混合物的顺序问题.根据精馏分离过程特点,将二甲醚混合物精馏精制分离过程分成多阶段的决策过程,建立相应的分离工艺方案动态规划模型.在模型求解过程中,提出年操作费用最小准则,并利用动态规划算法计算出不同阶段、不同决策下的目标函数最优解,得到最优的分离序列.结合研究体系的特点,将动态规划结果加以改进,给出二甲醚精馏精制最优分离方案.  相似文献   
152.
针对醋酸与异丁烯加成酯化合成叔丁酯的反应液,提出先脱酸后提纯的两塔精馏分离流程,采用Aspen Plus软件进行模拟研究.在采用简捷计算方法获得精馏塔初步配置参数的基础上,用严格计算模型对进料位置、回流比的影响进行敏感度分析,得到脱酸塔和提纯塔塔板数、最佳进料位置和回流比分别是25和24、14和20、3和20.在模拟基础上,对精馏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分离得到醋酸叔丁酯的质量分数大于99.50%,为工业应用与放大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3.
李炎尧 《科技资讯》2010,(23):165-166
本文概述了某市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的概况,根据污泥处置方法的经济技术评估,选择卫生填埋作为该项目的处置方案;根据污泥浓缩脱水工艺的经济技术分析,确定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为该项目污泥处理的工艺;最后,阐述该污泥处理工艺流程的主体构筑物设计参数和及其设备配置情况。  相似文献   
154.
针对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SAGD超稠油,合成、筛选出适合其脱水的耐高温型破乳剂,该破乳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与超稠油采出液作用后可使净化油含水≤5%。并且通过实验摸索出适合SAGD超稠油脱水的温度、压力、破乳剂加入量等脱水工艺参数。目前破乳剂已成功应用于SAGD超稠油脱水实验站,在脱水温度高于155℃、脱水压力高于水的饱和蒸汽压0.1Mpa-0.2Mpa、破乳剂加入量高于300mg/L、热化学沉降时间高于1h的工艺条件下,净化油含水低于4%。  相似文献   
155.
以脱水污泥为盐碱土改良剂,研究污泥与表土翻混及污泥表面平涂两种改良方式对盐碱化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效果。为期2年的田间改良实验结果表明,以10 kg.m-2的量施加脱水污泥改良盐碱化土壤,翻混的效果明显好于平涂,可有效降低土壤容重25%左右,降低土壤碱化度10%以上,同时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1倍左右,并明显增加了土壤中的氮磷含量。改良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旱地土壤pH>7.5,二级标准)最高允许浓度指标值,且多以稳定的残渣态存在,除As有活性变强的趋势外,其余重金属均趋于向更稳定的形态转化。  相似文献   
156.
针对雷珀法生产1,4-丁二醇废液特点,加入Na2CO3等碱性添加剂以抑制精馏后期1,4-丁二醇环化脱水生成四氢呋喃,采用减压间歇切割精馏回收1,4-丁二醇.结果表明,加入碱性添加剂和增大真空度对提高1,4-丁二醇产品浓度及回收率效果明显.最佳工艺条件为:添加剂为Na2CO3,Na2CO3用量为0.5%,真空度81.33kPa,这时精馏釜温为220℃,1,4-丁二醇产品浓度与回收率分别可达95.68%和79.73%.此分离回收工艺操作灵活简便,添加剂便宜易得,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7.
针对南阳油田聚驱采出液脱水困难、水质浑黄等问题,采用低聚季铵盐和破乳剂复配提高聚驱采出液的水质.通过对南阳油田聚驱采出液脱水率、脱出水含油量的测定,结合脱出水界面情况,采用破乳剂单剂初步筛选和两组分复配优化的方法,从18种破乳剂单剂及3种低聚季铵盐中筛选出协同破乳效果和脱出水质最佳的配方.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55℃,破乳剂AE-932质量浓度为15 mg/L,低聚季铵盐MD-50质量浓度为25 mg/L时,60 min脱水率达98%,脱出水含油量小于50 mg/L,且脱水速度快,脱出水清,油水界面齐.表明低聚季铵盐MD-50对协同提高破乳剂的脱水效果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58.
通过分离制备小鼠淋巴细胞;CCK-8法检测脱水淫羊藿素(AHI)、淫羊藿素(ICA)对淋巴细胞的毒性;流式细胞术(FCM)结合双色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AHI、ICA对con A刺激T淋巴细胞早期活化标志CD69,中期活化标志CD25的表达情况;利用活性染料CFSE,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AHI、ICA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AHI、ICA对T淋巴细胞周期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实时分析AHI、ICA对T淋巴细胞钙离子内流的影响;使用流式蛋白定量检测技术(CBA)检测AHI、ICA对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AHI与ICA对活化的小鼠T淋巴细胞具有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特别是ICA,能明显抑制经con A刺激的T淋巴细胞早中期活化、增殖、钙离子内流,并阻滞细胞周期在G0/G1期,以及分泌IL-6、IL-10、IFN-γ、TNF和IL-12p70细胞因子;ICA比AHI对活化的小鼠T淋巴细胞具有更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9.
为了提高以蒽油为原料的芘提取纯度和收得率,对芘提取工艺技术进行了研发,包括蒽油的精馏分析、芘馏分的结晶、溶剂体系和溶剂的再生利用,并给出了具体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特别介绍了与工艺技术相配合的网络智能控制系统。应用上述工艺技术使芘产品的纯度达到了98%以上,产品的收得率达到了80%以上。  相似文献   
160.
Dehydration melting of subducted continental crust is significant during exhumation, and its study from both experimental and petrological observation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continental geodynamics. Dehydration melting experi- 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ultrahigh-pressure (UHP) eclogite from Bixiling in the Dabie orogen using a piston cylinder at 1.5-3.0 GPa and 800-950℃ to investigate partial melting of eclogite induced by phengite breakdown. The phengite-bearing eclogite started to melt at T≤800-850℃ and P=1.5-2.0 GPa and produced about 3% granitic melt. The products of dehydration melting vary wit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Such results provide valuable constraints on the micro-texture related to partial melting of UHP rocks in the Dabie-Sulu orogenic belt. Three types of polyphase inclusions were identified in garnet from the Shuanghe UHP eclogite. K-feldspar and quartz inclusions are interpreted to represent the products of segrega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of minor amounts of melt that formed during dehydration melting of phengite by the inferred reaction Phengite+Omphacite+Quartz Amphibole_+Garnet+Melt (K-feldspar+Quartz+Plagioclase). Polyphase inclusions of phengite and K-feldspar+Quartz inclusions were also found in zoisite/clinozoisite and garnet from the Shuanghe garnet-bearing paragneiss. These polyphase inclusions pro- vide evidence for a continuous process from sub-solidus dehydration to partial melting within the UHP gneissic rocks. The com- positional variation of garnets demonstrates that breakdown of epidote-group minerals may have played a crucial role during de- hydration melting reaction of phengite. The Ti-in-zircon thermometry and Si content of phengite in zircon suggest that partial melting would occur at 783-839℃ and 2.0-2.5 GPa. Therefore, both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petrological observations indicate that dehydration melting and fluid activity within the Dabie UHP rocks at micro-scale are controlled by the breakdown of phengi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