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就在人类开始赢得抗结核战争胜利的时候,耐药性结核菌的出现又成为人类面临的一大威胁。在南非夸省吉拉渡口区的苏格兰教会医院,结核病(TB)又有抬头的趋势;在偏远的夸祖鲁-纳塔尔省的医院,医生们对死于枪击和艾滋病病例已司空见惯。即便如此,当对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敏感的艾滋病患者迅速死于结核病时,仍然使他们感到疑惑和恐惧。  相似文献   
102.
患奶牛子宫脓肿的奶牛常因不孕而过早淘汰,造成经济损失。奶牛子宫脓肿在诊断上易与子宫蓄脓、子宫肿瘤等混淆.有关其治疗方法的资料甚少,许多基层兽医对此病的诊疗无从下手。笔者在临床中收治了11例子宫脓肿病畜,治愈10例,治愈率99%,受胎率73%,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3.
从602份肺结核病人痰中分离出抗酸、分枝杆菌200株,其中人型占85.4%、中型占12.5%、非典型分枝杆菌占3%。6株非典型菌中I群4株、Ⅲ群1株、Ⅳ群1株。  相似文献   
104.
105.
脓肿性穿掘性慢性脓皮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0岁。自述就诊前一年无任何诱因于肛门右侧附近出现数个米粒大小痛性结节,不久破溃流脓,曾用中草药治疗未见效。患侧皮损逐渐扩大成暗褐色斑块,质硬。半年后皮损扩大到两边臀部及会阴部,表面有散在小溃疡及瘘管,伴有大量稀薄豆腐渣样分泌物,自觉患处有发热感及疼痛。遂于1984年5月10日住院就诊。患者曾往肿瘤医院检查,直肠无肿瘤及溃疡,排除肿瘤。无传染病史。患者10年前曾作横结肠肿瘤切除术,切去肠管30cm。体检:肛门周围、两侧臀部及会阴部大片高低不平斑块,皮损边界清楚,边缘部分呈浅褐色,中间部分暗褐色与暗红色相间,触之中等硬度,呈肥厚性疤痕状,压痛明显,有波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后宿主DCs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并构建免疫应答基因调控网络,筛选出特征基因模块.方法 通过NCBI GEO datasets数据库,收集结核分枝杆菌感染DCs的芯片表达谱数据,运用R语言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对差异表达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基于筛选出的差异基因,整合转录调控元件(TRED)数据库,构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DCs中的免疫应答基因调控网络,并筛选出显著功能模块,通过注释及可视化整合分析工具(DAVID)整合KEGG数据库对网络基因进行功能分析(GO analysis)、信号通路分析(Pathway analysis)及疾病相关性分析;对网络基因进一步行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并挖掘出关键子网络,筛选高节点度基因;结合基因调控网络中显著功能模块与PPI关键子网络,筛选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DCs中的特征基因,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 构建了DCs免疫应答结核分枝杆菌过程中异常表达的基因调控网络,并提取了包括CREB1、IL6、CEBPA和CCND14个差异表达基因在内的显著功能模块,网络中差异基因与保护性免疫过程或信号通路相关性较大,且在结核通路中有显著功能模块基因CREB1与IL6的分布.PPI网络分析基因调控其节点度Degree最显著的基因为IL6,且在显著功能与通路(inflammatory response与TNF signaling pathway)上均有IL6的分布信息.通过ROC曲线分析CREB1和IL6与DCs免疫应答结核分枝杆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其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14和0.9636.结论 筛选出CREB1与IL6不仅有预测调控关系,且DCs免疫应答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征基因集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作为表征DCs免疫应答结核分枝杆菌过程的候选标志物,可能成为先天免疫应答向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过渡信号.  相似文献   
107.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区分鉴定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多重PCR方法,以分支杆菌属特异基因32kD,结核分枝杆菌种特异基因MTP40和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特异基因IS6110为目标基因,设计合成3对特异性引物,以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DNA为模板,通过对PCR反应体系中DNA模板浓度、Mg2+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和TaqDNA聚合酶浓度5个因素的正交设计,以及PCR反应条件中各反应参数的优化,建立了鉴别分支杆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a能扩增出506、396和984bp,对卡介苗(BCG)能扩增出506和984bp片段,对禽分支杆菌、胞内分支杆菌、偶发分支杆菌、耻垢分支杆菌、龟分支杆菌能够扩增出506bp片段,对大肠杆菌等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建立的多重PCR敏感度最低可检出6.6×10-6 ng。结论:该方法具有特异性高、敏感性好等特点,可用于奶牛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8.
β-环糊精对甾体微生物转化菌种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β-环糊精(简称β-CD)对两种甾体生物转化菌种蓝色犁头霉(Absidia coerulea)和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p.)生长特性的影响。采用以β-CD作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法和添加有β-CD的液体培养法,分别观察菌种对β-CD的利用以及β-CD对菌体生长过程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菌种均不能利用β-CD;在培养液内添加不同量的β-CD或在菌体生长的不同时期添加一定量的β-CD均不影响菌种的生长特性。  相似文献   
109.
宁雪萍  杨东君  张依  田爽  凌敏 《广西科学》2018,25(3):318-324
[目的]建立鸟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模型,探讨Toll样受体2(TLR2)和Toll样受体6(TLR6)在鸟分枝杆菌诱导巨噬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为阐明鸟分枝杆菌致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用鸟分枝杆菌感染U937细胞,于感染0 h、8 h、16 h、24 h和48 h后分别提取细胞总蛋白,并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LR2和TLR6的表达;分别提取细胞培养上清液,利用ELISA技术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变化情况。用鸟分枝杆菌感染阻断TLR2和TLR6后的U937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其促凋亡因子BAX和抗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量,用ELISA技术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含量变化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U937细胞的凋亡变化。[结果]鸟分枝杆菌感染U937细胞可引起TLR2、TLR6和TNF-α表达上调;用鸟分枝杆菌感染阻断TLR2和TLR6后的U937细胞,可使U937细胞内促凋亡因子BAX和TNF-α表达量下降(P<0.05),抗凋亡因子BCL-2表达量升高(P<0.05),并可以明显降低感染鸟分枝杆菌后的细胞的凋亡率(P<0.05)。[结论]TLR2和TLR6与巨噬细胞凋亡相关,巨噬细胞通过TLR2和TLR6来识别鸟分枝杆菌,而鸟分枝杆菌反过来通过促进TLR2和TLR6的表达来影响巨噬细胞相关凋亡通路,从而诱导巨噬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0.
用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细菌性肝脓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林贞(福州大学医院,福州,350002)肝脓种患者,细菌易入侵血循环中,播行全身,引起发热和毒血症症状,导致肝细胞变性和坏死。如不及时治疗,就酿成脓毒血症,危及生命,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注意到,用西药治疗肝脓肿患者,疗程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