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4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0篇 |
丛书文集 | 15篇 |
教育与普及 | 30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7篇 |
现状及发展 | 3篇 |
综合类 | 2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30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利用新的外间隙模型研究了反常X射线脉冲星可能的高能辐射.在该模型中,考虑了磁场几何效应对高能辐射的影响,同时利用平均半径〈r〉处的外间隙大小表示外间隙的特征大小,〈r〉是磁倾角α的函数.这样外间隙大小可以表示为f(P,B,〈r〉(α)),它是周期P,磁场B和平均距离〈r〉的函数.利用该模型计算了反常X射线脉冲星的γ射线的光度和流量,并与以前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了考虑磁场几何效应所产生的结果.最后利用该模型计算了几颗典型反常X射线脉冲星(如:4U 0142+615(AXP 0142+615),1E 1841-045,PSR J1809-1943)可能的高能辐射. 相似文献
312.
针对目前带读出电路(ROIC)的APD阵列国内还缺乏产品的问题,设计采用一种高精度数字时间转换芯片(TDC-GP21)来测量激光脉冲在空中的飞行时间,从而得到目标的距离信息,实现高分辨率的距离图像. 利用FPGA控制时间数字转换芯片设计了非扫描3D激光成像的精密计时电路,进行了程序仿真与实验. 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精密计时电路能够呈现出目标的距离图像. 相似文献
313.
314.
测量中子星表面辐射谱的引力红移被认为是探究这类致密天体基本物理特性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 但是,脉冲星、磁星这些强磁化中子星表面的辐射红移不仅源于引力的作用, 还需要考虑星体表面的磁化等离子体以及由超强磁场所诱导的量子电动力学(quantum electrodynamics, QED) 真空极化效应对辐射的电磁作用. 运用Gordon有效度规理论研究磁化等离子体以及QED真空极化效应对星体辐射的影响. 计算结果表明, 一般情况下对辐射引力红移的修正起主要作用的是星体表面的磁化等离子体, 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 还必须考虑QED真空极化效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315.
在液体粘滞系数测量实验中,同时采用电子表和光电装置计时,结果表明:光电计时可以很好地消除系统误差,使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提高。 相似文献
316.
317.
李林森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49-51
对脉冲星由于磁辐射使自转周期和周期变率随年龄的演变做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给出了适合用观测值计算的理论式子,并用它对四颗脉冲星的自转周期和周期变率随年龄演变情况做了数值计算,绘出了演变曲线。结果表明,四颗脉冲星的自转周期皆随年龄的增加而延长,但周期变率皆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少。 相似文献
318.
319.
以室温离子液体——四氟硼酸正丁基吡啶(BPBF4)为溶剂,在293.15K-343.15K温度范围内,测定了浓度为0.07170mol/kg的FeCl3的伏安曲线,确定了Fe^3+的还原是扩散控制的单电子转移可逆过程,用计时电流法估算了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温度下Fe^3+的扩散系数D,进而求得了它在不同浓度下的扩散活化能。 相似文献
320.
利用ZrO2(MgO)固体电解质管集成构建Pt,O2(air)|ZrO2作参比电极的可控氧流电解池,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在1773K下对含3%NiO熔渣中Ni2+的扩散系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熔渣中Ni2+在Ir电极上的还原是一步还原并受扩散控制的可逆过程;两种方法测得Ni 2+扩散系数值相近且与文献值基本吻合,分别为(8.1±0.2)×10-6和(6.8±1.5)×10-6 cm2/s。因此,可认为采用此电解池装置测定熔渣中Ni 2+的扩散系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