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2篇
丛书文集   73篇
教育与普及   3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27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91.
增产胺在甜菜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增产胺在甜菜生长的几个时期喷施 ,对甜菜块根产量、甜菜块根含糖、甜菜块根产糖量的影响。发现用浓度为 1.0× 10 -4g/ml的增产胺在苗期和繁茂期喷施效果最好。①  相似文献   
992.
报导用液-液相转移催化法合成的8种N,N'-二[3-芳氧(硫)基丙酰基]芳二胺新化合物及它们的结构分析数据,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将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与经典方法相比,相转移催化法有关率较高、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3.
dl-樟脑经氧化、氨化或经肟化、还原,分别制得双官能基的1,2,2,-三甲基-13-环戊二胺5和1,7,7-三甲基-3-在双环「2.2.1』庚-2-醇9,化合物5-9分别与硫代磷酰二氯酯6发生关环反应,得到新型的多环硫磷酰二胺酯7和硫化磷酰胺酯10.本文合成化合物714个;化合物10 17个,这些化合物大都具有一定的杀菌、除草或植物激素活性。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对异极矿和菱锌矿在十二胺体系中的浮游性进行了研究.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异极矿的可浮性高于菱锌矿,当pH值在10~11范围内,十二胺对两种矿物的捕收性最好.溶液化学计算和zeta电位测试结果表明,十二胺主要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异极矿和菱锌矿表面,十二胺分子和十二胺阳离子之间的缔合作用能够增强十二胺对两种矿物的捕收能力.zeta电位测试、XPS测试和溶液化学计算的结果表明,异极矿的零电点低于菱锌矿的零电点.第一性原理计算和接触角测试的结果表明,异极矿的疏水性大于菱锌矿.  相似文献   
995.
两个七配位Cd(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光谱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两个新型单核镉配合物[Cd(NTB)(η1-NO3,)(SCN)(H2O)](1)和[Cd(NTB)(η2-OAc)(N3)]·CH3OH·H2O(2),其中配体NTB为三(2-苯并咪唑甲基)胺.配合物中镉离子均为七配位变形五角双锥配位构型,其中四个氮原子来自配体NTB,另外三个配位位置由小分子辅助配体填充.两个配合物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氢键.此外,对化合物1和2的光谱性质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改进2-(1-萘甲基)-3-(2-四氢呋喃基)丙酸N,N-二乙氨基乙酯草酸盐(VI)合成方法,方法 在1-氯甲基萘和四氢糠基丙二酸二乙酯(I)的烷基化反应中使用NaH/DMF为催化剂;在2-(1-萘甲基)-3-(2-甲氢呋喃基)丙酸(IV)与2-氯乙基-N,N-二乙基胺的酯化反应中加入相转移催化剂;在2-(1-萘甲基)-3-(2-四氢呋基)丙酸N,N-乙氨基乙酯(V)与草酸成盐中,直接一水合  相似文献   
997.
对去甲肾上腺素转动蛋白(NET)第7跨膜区的Ser^354和Ser^375进行了突变研究。结果表明,上述2个位点双突变后,NET的底物转运活力下降到本底水平。考虑到这2个氨基酸残基在同一转运蛋白家族中的保守性以及和β-肾上腺素受体中的相似性,推测它们在NET中的作用与底物的识别与转运有关。  相似文献   
998.
采用TPDE,TPD和XRD等为主要实验手段,研究了微波对β沸石的脱胺效率及其对表面酸性和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微波对β沸石脱胺有很高的效率,同常规脱胺相比较,β沸石经微波脱胺后,表面酸量明显增加,且表面出现了三个强度不同的酸性活性位,强酸位酸强度显著降低,晶相分析结果表明,微波脱胺可完好地保持β沸石的结晶度。  相似文献   
999.
研究了平衡水相酸度、水相盐浓度和温度对三辛胺TOA-正庚烷/H2O液-液体系界面性质的影响,计算了界面吸附特性参数cmin和AI,发现TOA界面活性随水相pH及温度升高而降低,随水相盐浓度增加而增加,对有关结果及其与萃取性能的关系做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找出芳香胺对发光菌毒性作用的定量结构与毒性相关的QSAR表达式,为预测该类化合物的毒性数据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方法:用量子化学MOPAC-AM1法计算化合物的结构参数,结合分子体积参数VX对毒性数据进行QSAR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即QSAR表达式。结果QSAR方程为-logEC50=0.467+0.352VX-0.0631μ+0.00617△Hfn=12 r=94.02%S=0.1085p=0.001结论:从相关系数r=94.02%可以看出完全可以用该方程预测胺类化合物的毒性,可用于评价芳香胺类的环境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