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49篇 |
免费 | 51篇 |
国内免费 | 55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7篇 |
丛书文集 | 89篇 |
教育与普及 | 226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0篇 |
现状及发展 | 11篇 |
综合类 | 40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78篇 |
2022年 | 94篇 |
2021年 | 115篇 |
2020年 | 81篇 |
2019年 | 90篇 |
2018年 | 50篇 |
2017年 | 106篇 |
2016年 | 117篇 |
2015年 | 153篇 |
2014年 | 200篇 |
2013年 | 188篇 |
2012年 | 244篇 |
2011年 | 260篇 |
2010年 | 190篇 |
2009年 | 191篇 |
2008年 | 215篇 |
2007年 | 183篇 |
2006年 | 148篇 |
2005年 | 147篇 |
2004年 | 163篇 |
2003年 | 176篇 |
2002年 | 124篇 |
2001年 | 135篇 |
2000年 | 118篇 |
1999年 | 104篇 |
1998年 | 118篇 |
1997年 | 86篇 |
1996年 | 65篇 |
1995年 | 79篇 |
1994年 | 75篇 |
1993年 | 44篇 |
1992年 | 43篇 |
1991年 | 41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31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泥河湾盆地末次间冰期气候变化的氧碳同位素记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第四纪气候演变的总规律是干冷与湿暖的交替,但是,气候的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气候的干,湿和冷,暖变化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组合。根据泥河湾盆地晚更新世湖泊沉积物中所含碳酸盐的氧碳同位素研究,认为在末次间冰期(据今13~7万年)。该区气候以干暖与湿冷的交替主要特征,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加深对我国东部第四纪气候变化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62.
关中盆地地震活动的自律性及空间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根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
建立关中盆地历史地震数据库,分析了3000年来M≥3.0地震活动的自律性与空间迁移特征.结果发现:大致每历经16次~20次有感地震后便规律性发生一次破坏性地震;发震地点具有以中部为轴,从中部向东部、再向西部迁移的趋势.依此预测,本区将在近期发生一次M<5.0的强有感地震,位置在中部的西安附近. 相似文献
63.
<正>西北内陆盆地地下水系统的特点是:地表水、地下水相互转化频繁,地表水为地下水的最主要补给源,在自然条件下地下水的主要排泄途径为蒸发和泉水排泄,地下水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地质作用。了解这类地区地下水资源的特征,对于该地区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改 相似文献
64.
博格达山前带砂岩孔隙结构分形几何学特征与储层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博格达山前带是吐哈盆地北缘紧临博格达山前的北部坳陷带的部分地区,根据分形几何学的基本原理,并依据压泵资料,计算了该地区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及分形下限,讨论了分形几何学在博格达山前带侏罗系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 相似文献
65.
酚醛树脂对NR硫化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讨论了酚醛树脂/六亚甲基四胺用量对天然橡胶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及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用电子扫描电镜(SEM)研究了硫化胶磨耗表面状态。结果表明,随酚醛树脂用量增加,硫化胶硬度,100%定伸应力,动态弹性模量增加,而扯断伸长率,撕裂强度及动态力学损耗(tanδ)下降。当酚醛树脂用量为5份左右时,拉伸强度,300%定伸应力,耐磨性及耐老化性能最优,SEM照片上磨纹最细。 相似文献
66.
67.
造纸用第三代松香施胶剂(高游离分散松香施胶剂)的开发和应用,关键是乳化剂的开发、乳化和转相的技术以及稳定性的保证。我校所开发的第三代松香胶,在国内已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它的开发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8.
塔里木盆地石炭-第四纪概括为一次大构造旋回。盆地构造演化可分为4个阶段,即克拉通边缘坳陷、前陆盆地、断陷-坳陷、复合前陆盆地阶段。地层组合明显受构造作用控制,依据该盆地构造、沉积发育特征分出4个构造-地层组合。 相似文献
69.
塔里木盆地西部位于亚洲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气候极为干旱,以荒漠为主,但在3 400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充满生机的汪洋大海。位于塔里木盆地西端乌恰县的著名景观“贝壳山”,则是塔里木盆地西部沧海桑田的见证者。文章通过贝壳山的地层及所含化石的详细观察和考证,尝试重现塔里木盆地西部如何从“沧海”变为“桑田”的过程。贝壳山的组成为始新世中期(距今~4 600万年)的浅海相牡蛎化石,表明在始新世中期,塔里木盆地西部还是一片属于新特提斯洋东北缘的海湾,气候温暖,水体清澈,发育了丰富的以牡蛎为代表的海洋生物,堆积了一套厚厚的贝壳层,即卡拉塔尔组。至始新世晚期—渐新世早期,海水逐步退出塔里木盆地西部地区,之后随着天山和昆仑山的不断隆升,原来埋藏在地下的贝壳层逐渐出露,形成如今的贝壳山。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