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9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3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52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探索了三维石墨烯海绵的光声效应.由于其具有均匀的孔结构以及良好的吸光特性,石墨烯海绵能产生均匀的光声信号.通过研究石墨烯海绵在不同气体中的光声效应,获得了所产生的光声信号与气体性质的关系.研究发现,石墨烯海绵在不同频率(20~20000 Hz)范围内,产生的光声信号均具有良好的谐振性.为了进一步解释石墨烯海绵的光声机理,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这些结果为利用石墨烯材料在光声器件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2.
以西咸新区海绵城市建设中某一实际工程为依托,针对雨水花园中雨水入渗对邻近建筑物地基的影响问题展开研究。根据工程资料,在Geo Studio软件中完成数值模拟建模;对不同工况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别得到各工况下雨水入渗对邻近建筑地基的渗流场、应力场、位移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渗流持时、海绵设施底部压力水头的增加,渗流影响范围增大,但其变化率逐渐减小;渗流影响下土体应力发生改变,基础下部土体表现出更强的"塑性",但总的分布趋势变化不大;建筑地基完成初始沉降后,渗流影响下其主固结沉降(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相对无渗流时较小;且渗流持时越长,二者的沉降差越大。研究可为海绵城市建设中须考虑渗流影响的诸多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利用羟丙基瓜胶和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为复合增稠剂,引入具有延缓释放功能有机锆作为交联剂,开发新型超高温水基压裂液,并考察其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引入复合增稠剂和具有延缓释放功能有机锆,能优化压裂液交联网络的结构;引入具有延缓释放功能有机锆使得压裂液在高温剪切过程中产生二次交联,从而极大提高压裂液的温黏性;在恒温200℃和剪切速率170 s-1条件下,连续剪切2 h以上,压裂液的剪切黏度大于80 mPa.s,可满足大庆油田4.7~5.0 km深层致密高温气藏增产改造的需要。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Ⅰ-胶原(COL-Ⅰ)的表达,用以研究ICAM-1在糖性白内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在糖尿病组中,一次性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模型;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于2、4、8周末观察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ICAM-1、TGF-β1和COL-Ⅰ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在糖性白内障组晶状体上皮细胞中ICAM-1、TGF-β1和COL-Ⅰ的表达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TGF-β1与ICAM-1和COL-Ⅰ之间的表达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结论:在糖性白内障组晶状体上皮细胞中ICAM-1的表达明显增高,TGF-β1可以促进晶状体上皮细胞ICAM-1和COL-Ⅰ的表达,ICAM-1通过介导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粘附,促进HLEC的粘附、增生和移行,从而在糖性白内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5.
采用酸溶、酶溶相结合的方法,从兔皮中提取了胶原蛋白.通过SDS-PAGE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利用FT-IR及TG/DTG表征其理化性能.结果表明,所提胶原为I型胶原,保持了完整的三股螺旋结构;热处理过程中,在100℃之前,200~450℃之间和450℃以后有3次明显失重.经戊二醛交联改性后,该胶原的含水量为(78.7±1.3)%,酶降解率从(88.65±0.11)%降为(6.03±0.38)%(p0.01).采用细胞生长抑制法测定了改性胶原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WT)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改性胶原对MEF-WT细胞无明显毒性,毒性评价为0级或1级.该胶原可用于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6.
在室温下,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二元体系为反应模板,合成得到了纳米羟基磷灰石(HAP).通过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方法对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品为六方晶系的纳米HAP,产品尺寸形貌均一,为50 nm×2 nm的针状结构.由于使用的模板生物安全性良好,所得纳米HAP尺寸又较小,因此本方法是制备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所需纳米HAP的新方法.采用对乙酰氨基酚为药物负载对象的研究表明,纳米HAP负载药物后,经12 h药物释放率方达到94.4%,能够有效地起到药物缓释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通过固体分散技术,以硬脂酸为骨架材料,以聚乙二醇-4000为致孔剂,通过选用适当的药物与基质比,制得具有良好缓释效果的龙血竭缓释滴丸.最佳滴丸成型工艺为:载药量为20%,PEG-4000/波洛沙姆=1∶1,硬脂酸用量占辅料量20%;药液温度90℃,滴速为20滴/min,滴距为3 cm,冷凝液温度11~15℃.结果表明该制剂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且制备的缓释滴丸硬度、圆整度和重量差异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98.
采用酸法从人工养殖的鮰鱼皮中提取胶原,并研究了酸的种类、酸的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胶原提取率的影响.正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最适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酸浓度1.0 mol/L,固液比1∶30,提取时间72 h,在5℃下提取得率为33.79%,提取胶原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为236 nm,和标准品紫外吸收波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9.
以戊二醛作为交联剂,盐酸海地芬(CH)为模型药物,通过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了盐酸海地芬-壳聚糖微球,考察了其理化性质和释药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盐酸海地芬-壳聚糖微球的外表规整,表面光滑,平均粒径7.8μm,载药量为3.4%,药物包封率为58%。该微球在酸性溶液中的释药速率要大于在碱性溶液中,且随壳聚糖(CS)浓度增大而减慢,随交联剂用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0.
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在聚氨酯海绵(PUF)上原位生长聚苯胺(PAn)制备了PAn/PUF二元复合物,并将该复合物应用于处理废水中的Cr(Ⅵ)离子.考察了聚苯胺负载比、底物Cr(Ⅵ)离子浓度、溶液pH值及温度等因素对吸附还原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聚苯胺在聚氨酯海绵上的负载质量分数达到5.83%时,溶液中Cr(Ⅵ)的去除率可达到99.99%;该复合物能在较宽的pH值范围(2 ~7)内有效地去除Cr(Ⅵ)离子(96.05%~93.88%),且该复合物经过适当的酸处理后仍可重复利用.此外,对吸附-还原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推测了该过程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