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19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6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利用同步加速器辐射X射线断层显微技术(SRXTM),研究湖南省王村化石库的化石胚胎Markuelia hunanensis.所研究的标本保存了头部和尾部表皮下的栅栏状结构,对这些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后,发现栅栏结构为环形,呈两侧对称状排列.将头部和尾部的栅栏结构分别解释为可能的咽部和尾刺基部的肌肉组织.对可能的肌肉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882.
英国公布"多莉"克隆成功不到10个月,美国"科学狂人"查德·席德就宣称要克隆自己,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并遭到反对、谴责与禁止。尽管如此,一些科技界人士仍认为,如果能够克服技术与安全问题,在20年内必将有人尝试克隆人。这不,近来又有人秘密地进行克隆人实验,并扬言——地球上第一个克隆人将在年底诞生。  相似文献   
883.
中国林蛙胚胎后期性腺发育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解剖学方法,对南移后的中国林蛙胚胎后期性腺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南移后的中国林蛙胚胎后期的性腺发育基本正常,环境的变化并未对其产生不良影响.本文结果为研究无尾两栖类的生殖腺发育提供了基础资料,并为北蛙南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84.
以野蔷薇为材料,提取内源多胺,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腐胺、亚精胺、精胺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多胺提取过程中,样品用量0.2 g、冰浴浸提液300μL、苯甲酰化反应37℃,提取效率最高.HPLC检测参数:流动相为V(甲醇)∶V(水)(60∶40),进样量15μL,流速1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保留时间15 min时,3种内源多胺可完全分离并定量测定,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测定加标回收率为87.17%~103.64%,表明该方法可靠.在野蔷薇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叶片培养3 h,内源多胺无明显变化,培养3 d后,多胺总量和腐胺含量显著增加,5 d后,亚精胺和精胺含量显著增加,亚精胺含量最高,精胺其次,腐胺含量极显著下降,同时多胺总量下降,说明在野蔷薇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启动阶段,腐胺向下游产物亚精胺和精胺发生了转化;在培养25 d的愈伤组织中,多胺总量显著下降,腐胺和精胺含量很低,说明在野蔷薇愈伤组织增殖阶段,可能精胺作用不大.该试验建立了内源多胺的2 mL提取体系,该方法降低了样品材料的用量,多胺提取过程更简便高效,并初步探索了野蔷薇...  相似文献   
885.
目的 探讨兔胚胎-胎仔发育毒性实验中,经口灌胃环磷酰胺建立兔致畸实验模型的方法,为致畸实验研究提供实验室背景数据。方法 取健康受孕的普通级新西兰兔66只,按动物体质量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溶酶对照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环磷酰胺染毒组(20 mg/kg),交配成功后于孕兔GD6~GD18按2 mL/kg进行灌胃染毒。染毒期间观察临床表现,统计孕兔的体质量、成功受孕率、黄体数、活胎数、死胎数和吸收胎数等指标,记录胎仔的体质量、身长、外观畸形、内脏畸形和骨骼畸形等指标。结果 环磷酰胺组孕兔的体质量和溶酶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磷酰胺组孕兔黄体数、活胎数和着床数与溶酶对照组相比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磷酰胺组胎仔的重量、身长和胎盘重量与溶酶对照组相比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磷酰胺组胎仔的外观、内脏和骨骼的异常发生率明显升高,与溶酶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环磷酰胺经口灌胃染毒,在20 mg/kg的灌胃剂量下,给...  相似文献   
886.
目的 探讨雌性小鼠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后,取卵时间对体外受精率的影响。方法 选用3~4周龄的野生型C57BL/6J雌鼠,体质量10~13 g,通过腹腔注射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和HCG联合使用[1]做超排处理。我们将超排后雌鼠取卵时间分为6个时间段,分别为13、14、15、16、17、18 h后取卵母细胞与新鲜精子做体外受精。取3月龄雄性小鼠附睾里精子,在HTF液里获能1 h后,用于体外受精。实验共分3组,每组12只雌鼠用于超排处理,共得到2-细胞胚胎数分别为258、199和243枚;分别移植到当天见栓的假孕鼠输卵管内,得到出生仔鼠分别为98只、87只、95只;出生率分别为37.98%、43.72%和39.09%。结果 总取卵数和2-细胞发育率,超排后15 h取卵发育受精率最高,这说明小鼠卵母细胞超排后14 h少数成熟,15~16 h完全成熟,排卵17 h后则开始出现退化。结论 3组实验最高受精率比较:第1组15 h后取的卵母细胞团受精率最高为79.17%、第2组15 h后取的卵母细胞团受精率最高为75.68%、第3组16 h后取的卵母细胞团受精率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