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0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03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152篇
教育与普及   1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37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28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6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源条件下,钼酸铵浸种对油菜产量、品质及氮磷钾(NPK)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NH4NO3+Mo对提高鲜食油菜的鲜重和干重具有显著作用;NH4Cl+Mo对油菜Vc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具有显著的提高作用,NH4NO3和(NH4)2SO4与钼配施效果不及NH4Cl。同一时期内的油菜植株Vc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在NPK的吸收方面,不同种类氮肥的阴、阳离子与钼互作效应不同,硝酸铵与钼配施时,钼与NPK均表现协同作用,而NH4Cl和(NH4)2SO4与钼配施时,钼与氮、磷表现协同作用,而钼与钾表现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62.
稀土离子对体外兔成熟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金超  许善锦  王夔  于世凤 《科学通报》2003,48(16):1767-1771
用在骨片上培养日本大耳白兔破骨细胞评价破骨细胞性骨吸收功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稀土离子(Ln3+)的影响, 为定量评价破骨细胞活性, 用显微摄影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骨吸收造成的陷窝数目及表面积, 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出的钙. 另外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吸收陷窝的形态. 结果表明浓度为1.00×10-5, 1.00×10-6和1.00×10-7 mol/L的La3+, Sm3+和Er3+及1.00×10-5和1.00×10-6 mol/L的Nd3+, Gd3+和Dy3+均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P<0.01), 而且骨吸收陷窝数目及表面积呈对Ln3+浓度依赖性的减少. 但是, 当浓度降低到La3+, Sm3+和Er3+为1.00×10-8 mol/L和Nd3+, Gd3+和Dy3+为1.00×10-7 mol/L时, 陷窝数及表面积转而增多, 表现为提高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P<0.01). 当Nd3+, Gd3+和Dy3+的浓度进一步降低为1.00×10-8 mol/L时, 对该功能无显著影响(P>0.05). 所得结果提示稀土离子Ln3+对体外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影响呈依赖浓度的两面性, 也与稀土物种有关.  相似文献   
63.
K2PtCl6/PVP体系四面体形状纳米铂的控制合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于迎涛  徐柏庆 《科学通报》2003,48(18):1919-1924
以适量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保护剂, 用H2还原K2PtCl6水溶液高选择性(>80%)地合成了四面体形状的纳米铂晶粒(3~8 nm).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研究了合成体系四面体形状纳米铂晶粒的合成过程. 合成体系纳米铂胶体吸收光谱数据表明, 纳米铂晶粒的生成经历了由快到慢的转变过程. TEM数据表明, 绝大多数四面体形状纳米铂晶粒不是在成核和快速生长阶段, 而是在小晶粒(<3 nm)的缓慢生长阶段生成. 这些结果说明纳米铂的四面体形状很可能是通过晶粒生长中的表面晶面淘汰形成的.  相似文献   
64.
南蛇藤中9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南蛇藤中9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南蛇藤中含有较丰富的钙镁、锰和铁等金属元素,其含量分别为6.720mg/g、2.410mg/g、0.5180mg/g和0.2281mg/g.  相似文献   
65.
在pH值5.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银离子与过量的碘离子生成的配阴离子可与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反应,生成的离子缔合物可被三氯甲烷所萃取.据此,可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有机相中的银含量,从而可间接测定CTMAB的含量.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8.0—110μg/ml,对于合成样品分析结果表明,回收率在93.8—104%之间.  相似文献   
66.
应用YAE—2原子吸收解析仪自动萃取食品中的镉.结果表明,镉在PH8~9的氨缓冲溶液存在的条件下被EDTA富集柱富集,用 1mol/L硝酸溶液作洗脱载液,测定食品镉含量在 100~2000μg/kg之间时,线性关系成立.标准差为0.0042 mg/kg,均值为 0.217 mg/kg,变异系数 1.93%.检出限为 5 μg/L.本方法适用于各种食品中镉的分析,是一种在线高速解吸的分离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67.
各种格点上的端点附壁随机行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大诚  廖琦 《科学通报》1997,42(1):102-105
自1905年Pearson正式提出随机行走(RW)的概念以来,在数学上已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扩充至物理、化学、生物、工程、商业和社会科学等许多领域.由于实际应用的需要,产生了对受限RW问题的研究.其中,端点起始于某一不可穿透壁,而受限于此壁的RW,可以作为最简单的受限RW问题之一.例如,高分子吸附时形成的尾形链,蛋白质受体上环链的形成,都可直接与这类受限随机行走模型相联系.然而,这一受限RW的基本问题并没有得到系统而简明的解答.作者等曾对端基附壁RW进行了研究,但仅限于最简单形状的格点,因此有必要加以扩充,推广至各种不同的格点.本工作表明,格点的几何特征容易与扩散方程中的扩散系数相联系,从而可以导出允许路径的密度函数及行走均方末端距等基本数学物理量.  相似文献   
68.
测定液体弛豫过程的热力学参数——弛豫时间(?) ,焓变△H,熵变△S,自由能△F的方法最早由Conway提出,以后又经过了Zaghloul,Kaatze,Steinhoff,Barajas和Hu等人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是建立介电常数.ε’(w,t)和ε”(w,t)关于△H,△S,△F以及 (?)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在不同温度下测定的ε’(w,t)和.ε”(w,t)拟合出热力学参数.但是由于拟合时需要的数据组较多,也就是说测定ε’(w,t)和ε”(w,t)的温度范围较大,所以拟合出的参数误差较大.另一方面,由于拟合时计算量大,实验中的测量误差经过累加,也使得拟合误差进一步增加.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弛豫过程热力学参数的新方法.这种方法首先是建立微波吸收法计算弛豫过程的热力学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微波吸收的实验数据,用解方程的方法直接解出热力学参数.解出一组热力学参数数据((?),△H,△S,△F)只需两组数据.由于计算量明显减少,实验数据误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明显降低.本文提出的方法中由测量及计算引起的最大误差降为8%左右.  相似文献   
69.
原子吸收光谱法间接测定烟酸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报道了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与烟酸生成沉淀的Cu2+量,间接测定烟酸含量的一种新方法.探索出烟酸在无标准品或纯品情况下的微量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在1.2~16μg/ml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检测限为0.05μg/ml.用于烟酸片的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9.2±1.1)%(n=8).  相似文献   
70.
用32PO43-同位素稀释法测定了厦门港小型浮游生物(<200μm)对可溶性活性磷(SRP的吸收和再生通量;并同时测定了现场的Chla、初级生产力和各种形态磷.厦门港SRP吸收和再生通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最大、冬季最小,且SRP通量与生源要素呈现协变性;表层(0.5m)SRP通量与Chla成较好的正相关,SRP通量的变化与浮游植物的消长密切相关.全年平均表层SRP再生能满足初级生产磷吸收的43.3%;底层(16m)再生与吸收比远大于1,SRP的再生对初级生产的调控具有重要作用.表层全年平均SRP的周转时间为88.75h,7月SRP最低,但其周转时间也最短仅为3.7h,以最大程度地利用磷维持较高的初级生产力.较低的碳、磷同化原子比及较短的SRP周转时间表明厦门港磷同化速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