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07篇 |
免费 | 27篇 |
国内免费 | 65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28篇 |
教育与普及 | 119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9篇 |
现状及发展 | 17篇 |
综合类 | 11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45篇 |
2011年 | 53篇 |
2010年 | 60篇 |
2009年 | 74篇 |
2008年 | 77篇 |
2007年 | 56篇 |
2006年 | 56篇 |
2005年 | 61篇 |
2004年 | 62篇 |
2003年 | 80篇 |
2002年 | 63篇 |
2001年 | 53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57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36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尖锐湿疣与假性湿疣细胞核形态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索图像分析法用于鉴别尖显疣与假性湿疣的可能性。方法:用图像分析仪测定尖锐湿疣与假性湿疣空泡细胞核和基底细胞核的形态特征。结果:240例疣状病变,经HPV DNA原位分子杂交检测,其中146例阳性,阳性率61%。选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各20例的HE染色切片,用图像分析仪测定上皮浅层的空泡细胞核和基底细胞核的七项形态参数,经统计学分析,证实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并得出了尖锐湿关心生凹空细胞的定量范围。 相似文献
22.
23.
金雀异黄素对小鼠黑色素瘤B16BL6细胞增殖、迁移和黏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梅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0(4)
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细胞划痕实验和细胞黏附实验等研究了金雀异黄素对小鼠黑色素瘤B16BL6细胞增殖、迁移以及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的影响;利用免疫荧光实验观察了金雀异黄素对B16BL6细胞中微管和肌动蛋白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金雀异黄素可以抑制B16BL6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影响B16BL6细胞中肌动蛋白的组装,但不影响细胞中微管的组装.这些结果提示,金雀异黄素抑制B16BL6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中肌动蛋白的重排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4.
张愈延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4-87
目的评价端粒酶转染对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猫角膜内皮细胞随机分为3组,兔端粒酶基因转染组、正常对照组和表皮生长因子组。培养30代后观察传代细胞形态和细胞周期各时相细胞比例的变化,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蛋白和Ⅳ型胶原的表达。结果兔端粒酶基因转染组细胞数目较正常对照组和表皮生长因子组增多,伸展贴壁能力增强,表型正常,G2~M期和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端粒酶逆转录酶蛋白和Ⅳ型胶原的表达也较正常对照组增多。结论兔端粒酶转染可以促进猫角膜内皮细胞增殖且表型正常,可以增强其伸展粘附能力和分泌功能,有利于防治角膜内皮失代偿。 相似文献
25.
利用大肠埃希菌-分枝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DE22,构建能够表达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休眠相关抗原Rv2031c-Rv2626c融合蛋白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 M.s)。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从MTB H37Rv基因组DNA中扩增MTB休眠相关抗原Rv2031c和Rv2626c基因片段并克隆入pMD18-T载体,序列测定正确后分别亚克隆入大肠埃希菌-分枝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DE22,将重组载体pDE22-Rv2031c-Rv2626c电穿孔导入M.s,42℃热诱导表达目的蛋白,并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利用PCR方法扩增获得MTB休眠相关抗原Rv2031c和Rv2626c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435bp和480bp,基因测序与Genebank公布的基因序列完全一致。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载体pDE22-Rv2031c-Rv2626c电穿导入M.s后能够特异性表达目的蛋白,大小约为35kDa,与理论值相符。Western-blot鉴定结果表明抗Rv2031c和抗Rv2626c的单克隆抗体均能够与目的蛋白发生特异性的反应,大小相一致。成功构建表达MTB休眠相关抗原Rv2031c-Rv2626c融合蛋白的重组M.s,并命名为Rv2031c-Rv2626c-rM.s,为其用于结核新型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目的建立表达、纯化结构完整的全长人PPAR-γ的方法。方法构建pReceiver-B01-PPAR-γ质粒并转化E.coliBL21(DE3)细胞,诱导表达重组蛋白,优化细胞生长条件;利用亲和色谱和尺寸排阻色谱纯化重组蛋白;胶内酶解重组蛋白,用离子阱质谱仪分析二维AgilentHPLC-Chip纯化的酶解片段;基于MS/MS搜索IPI、Swiss.Prot、NCBInr和MSDB数据库,鉴定重组蛋白。结果在优化的细胞生长条件(TB介质、37℃、0.8mMIPTG、诱导3h),从每升TB中可获得280mg重组蛋白;两步纯化后,获得176mg、纯度为95%的均质重组PPAR-γ蛋白;经质谱分析和搜索蛋白质数据库,获得均匀地分布在整个PPAR-γ多肽链中的33个阳性肽段,覆盖率为60%,表明重组蛋白为结构完整的全长人PPAR-γ。配体结合活性位点S289、H323、H449和Y473无突变,保证全长人PPAR-γ与配体结合的生物学活性。结论本文所建立的方法能成功用于大量表达结构完整的全长人PPAR-γ,有利于进一步的结构、功能研究和活性配体的筛选。 相似文献
27.
Particular non-monotonic dose-response curves of many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 suggest the existence of diverse toxicity mechanisms at different dose levels. As a result, the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EDCs cannot be simply exhibited by unique EC50/LD50 values, and the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QSAR) analysis for non-monotonic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becomes an unknown field in the environmental science. In this paper, nine phenols with inverted U-shaped dose-response curves in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test of Carassius auratus were selected. The bind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phenols and several typical EDCs-related receptors were then explored in a molecular simulation study. The estrogen receptor (ER), androgen receptor (AR), thyroid hormone receptor (TR), bacterial O2 sensing FixL protein (FixL),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AhR), and the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PPAR) were the target receptors in the study. Linear regression QSAR models for the low and high exposure levels of the compounds were developed separatel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in the low-dose range might involve ER-mediated process, while the proliferation inhibition in the high dose range was dominated by the acute toxicity of phenols due to receptor occupancy and cell damage. 相似文献
28.
肝片吸虫抗原基因的克隆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提取肝片吸虫总RNA,经oligo(dT)-纤维素柱分离得到mRNA,反转录合成cDNA后,连接Eco RI人工合成接头,酶切后克隆到表达型质粒载体pGEX-1λT,转化大肠杆菌JM107菌株构建肝片吸虫cDNA文库(文库大小约为2.1×105).用免疫印迹筛选出5个阳性克隆,分别命名为pFH2,pFH4,pFH16,pFH21和pFH29.其中pFH21印迹信号最强.Eco RI酶切pFH21显示插入片段大小约为1.0kb.重组子pFH21经SDS-PAGE电泳显示表达有一个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48kD. 相似文献
29.
采用MTT法、形态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了3种新型多酸化合物[SbW9、(SbW9)2-(SnR)4、(SbW9)2-(SnR-CH3)4]对人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细胞形态学变化及细胞PCNA蛋白表达变化,并探讨该3种化合物抑癌的机制.实验结果表明:3种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的生长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细胞皱缩并且增殖速度明显减慢;其中,(SbW9)2-(SnR)4可使MCF7细胞PCNA蛋白表达下降(P〈0.05),且呈浓度剂量依赖性.说明该3种新型多酸化合物均具有抗肿瘤活性,其活性部位可能是以{SbW9}为基本建筑单元的聚阴离子,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细胞DNA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