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围内的突然爆发,使医疗工作者进入了紧张的工作状态.面临此次突发的危机争件,病毒检测速度较慢,检测手段单一等问题也迅速暁露出来,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方法,以进行高效肺部图像分类,从而缓解医疗工作压力.提出模型采用MobileNet为基本网络,并融合注意力机制.实验表明,提出网...  相似文献   
102.
本研究探讨双孔下软质胸腔镜联合硬质活检钳用于诊断弥漫性肺部疾病和不明原因胸膜疾病的可能性。对63例弥漫性肺部疾病和不明原因胸积液患者随机采用软质胸腔镜、硬质胸腔镜和双孔下软质胸腔镜联合硬质活检钳3种不同方法进行脏层胸膜或壁层胸膜活检,测量活检标本大小,观察术后疼痛评分和术后并发症,比较3种活检方法的诊断效率。结果表明:双孔下软质胸腔镜联合硬质活检钳活检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软质胸腔镜组和硬质胸腔镜组,标本大小也大于软质胸腔镜组,但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与其他2组无显著差异。双孔下软质胸腔镜联合硬质活检钳诊断弥漫性肺部疾病和不明原因胸积液具有术野大且清晰、诊断阳性率高且无严重并发症、无需特殊培训、投入不大等特点。该术式是可行的,值得在以上疾病诊断时应用。  相似文献   
103.
为了更好地管理Comamonas kerstersii(C.kerstersii)感染,通过分析C.kerstersii菌株121606基因组中的毒力因子基因(VFGs)来了解其毒力和致病性。对已经完成测序的C.kerstersii 121606基因组,通过BLAST搜索VFDB数据库来预测其VFGs。结果表明:C.kerstersii含有大量VFGs,其中一些与其在人体内的生存和生长,以及在胃肠道和肺部的致病性有关。基因组分析表明:C.kerstersii可能是一种细胞内病原体。C.kerstersii所携带的VFGs有助于解释其在文献中所报道的胃肠道感染和临床工作中所遇到的肺部感染中的毒力和致病性,这些数据也为新型抗生素和疫苗开发提供了理想的靶点,以用于治疗C.kerstersii感染。  相似文献   
104.
为自动提取CT肺部肿瘤,辅助医生对患病部位进行诊断和治疗,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自动提取肺部肿瘤和剩余肺部图像,并分别和影像医生手工分割的肺部肿瘤和剩余肺部图像作对比。结果表明,自动提取的肺部肿瘤图像与专业医学影像医生手工提取的肺部肿瘤图像在外形、灰度和方差方面非常接近,说明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自动提取肺部肿瘤的方法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不同时期临床表现及胸部CT影像学特征,旨在为认识COVID-19病程进展及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集中收治的COVID-19患者83例,将患者分为轻症组(轻型/普通型)、重症组(重型/危重型)两组,对两组病例不同时期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CT征象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中轻症组67例(81%),重症组16例(19%),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年龄、最高体温、发热、气促、食欲差、肌肉酸痛、乏力、咳嗽、合并糖尿病、中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轻、重症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47.5±14.3)岁、(64.2±16.0)岁,轻、重症组患者合并糖尿病情况分别为4例(6.0%)、5例(31.3%);同一时期(分早期、进展期、重症期、恢复期共4期),两组病例1~4期累及肺段数:轻症组分别为(6.4±5.9)、(6.9±5.6)、(7.8±6.1)、(7.3±5.9),重症组分别为(12.4±5.4)、(15.7±3.0)、(14.8±3.3)、(15.9±2.8);两组病例1~4期肺部炎症指数:轻症组分别为(17.8±17.3)%、(20.5±17.9)%、(21.7±18.8)%、(20.7±19.6)%;重症组分别为(33.9±16.6)%、(53.1±15.2)%、(48.0±14.1)%、(50.5±13.3)%,同一时期两组病例累及肺段数、肺部炎症指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分组病例不同时期累及肺段数、肺部炎症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最高体温、累及肺段数是COVID-19重症组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本组COVID-19患者主要以轻型、普通型为主,高龄合并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展为重型COVID-19;同一时期重症组较轻症组病变累及肺段数更多、肺部炎症指数更大;同一组病例不同时期累及肺段数、肺部炎症指数差别不大;年龄、最高体温、累及肺段数是COVID-19重症组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6.
《科学世界》2014,(5):16
<正>对炸药和化学武器的探测,一直是个昂贵而复杂的问题。不过,植物似乎是一种理想的载体。它们很稳定,能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并且能自我修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化学工程师麦克·斯特拉诺(Michael Strano)和他的团队正在从事这样的研究。他们在鼠耳芥中植入一种非常微小的碳纳米管,可帮助人们探测一氧化氮(一种污染物),甚至炸药和化学武器。  相似文献   
107.
侯雪  刘準 《科技信息》2011,(11):I0060-I0060,I0024
结合人体肺部组织的结构特征,运用大型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根据CT肺部扫描图像构建人体肺部模型,通过肺部模型仿真实验,设定各组织的电导率特性,分析组织器官电导率变化对各电极测量数据影响,并进行仿真成像,从而对动态心肺监测活动的临床应用可行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8.
<正>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一些慢性病生存时间延长以及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和高效广谱抗菌素的广泛应用,致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微生态失衡致病性真菌感染日趋增多。其中呼吸系统占首位,其发病率仅次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已引起临床工作者广泛重视,为了提高对肺部真菌感染的认识,我们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108例老年住院患者院内真菌感染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深入研究严重胸部创伤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014年3月-2015年4月42例严重胸部创伤患者进行护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并对实施护理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和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无肺部感染情况发生,患者护理满意度达100%,而对照组肺部感染28.57%,患者满意度76.19%(p< 0.05).结论:综合化护理干预预后效果好,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低,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MSCTPA)诊断肺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DSA证实的48例肺血管病变的MSCTPA影像表现,图像后处理包括容积再现(VR)、薄层最大密度投影(thin MIP)、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及仿真内窥镜(CTVE)等.结果全部病例依据直观的二维、三维重组图像得以明确诊断,其中,肺动脉栓塞43例,肺动静脉瘘4例,肺隔离症1例.结论MSCTPA结合二维、三维图像重组技术能全面、直观地显示病变全貌,对肺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一定价值,可取代有创的DSA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