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教育与普及 | 2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85篇 |
出版年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5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对股骨髁Y形不稳定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进行定量生物力学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从理论和实验上对股骨髁Y形骨折,用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加以固定,进行实验应力分析。发现在受同等载荷条件下,L形钢板-螺栓固定方法内固定最佳;单独用L形钢板内固定次之;而只用加压钢板内固定的股骨的强刚度较差(P〈0.01) 相似文献
52.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是最普通、最经典的生理实验之一,也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经典的制备方法是制备一个具有附着在股骨上的腓肠肌并带有支配其运动的坐骨神经标本(图1)。该标本制作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标本制作方法,而且还要借助此标本能方便准确地观察单收缩与复合收缩的现象和过程,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加拉力螺丝钉(DHS)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采用DHS内固定.结果:用此法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5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DHS的联合应用,可使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复位固定牢靠,可以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探讨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行直接前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 DAA)人工股骨头置换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间诊治的40例年龄≥75岁的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0例采用DAA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0例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结果:40例患者术后均遵医嘱定期随访,DAA组在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少于PFNA组,术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明显高于PFN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方面更有优势(P<0.05)。结论: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行DAA人工股骨头置换的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6.
羚牛股骨密质骨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羚牛的骨生物力学和临床医学提供必要的骨力学参数,对羚牛新鲜股骨密质骨的拉伸与压缩力学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测了其微观结构,并与同属牛科的家牛进行了比较。实验得到了羚牛新鲜股骨密质骨沿轴向压缩和拉伸弹性模量分别为5.41GPa和0.98GPa,密质骨的力学性能在股骨的不同位置差异不显著。扫描电镜的观察表明:羚牛股骨密质骨在微观结构上是由丛状骨和哈佛氏系统组成的,其中哈佛氏系统沿径向的分布比较平均。 相似文献
57.
研究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与青蛙的股骨显微结构的区别。方法:利用光镜观察。结果表明: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与青蛙的股骨在光镜下显微结构方面存在看显著的差异。这对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骨骼和青蛙骨骼的真伪鉴别和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骨制品市场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59.
本文的目的是总结逆行交锁髓内钉结合松质骨螺钉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经验和疗效。通过对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结合松质骨螺钉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6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62例全部骨性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根据Hohl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52例,良8例;优良率96.8%。2例出现浅表感染,1例术后出现脂肪栓塞。因此,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结合松质骨螺钉能够提供坚强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
双张力带固定治疗青少年股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新文 《湘南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7(2):33-34
目的探讨青少年股骨髁上骨折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自1999年2月~2003年3月应用双张力带治疗16岁以下青少年股骨髁上折16例,并观察疗效。结果随访6~18个月,无1例发生骨折重新移位、骨不愈合,张力带无松动、滑脱。膝关节功能按Kolment评定标准,优良率100%。结论双张力带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符合生物力学特性,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