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5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3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43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为了研究难降解有机物在共基质条件下的生物降解性能,从实验室的废水生物处理反应器内采集活性污泥样本,以吡啶为唯一碳、氮源筛选出来一株脱氮副球菌(Paracoccus denitrificans)W12,选择3种共基质:葡萄糖、苯酚和喹啉,研究了W12分别在这种基质中对吡啶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对吡啶的降解具有促进作用,但其促进作用存在一个最优点,过高浓度的葡萄糖不促进降解,甚至会减慢吡啶的降解。苯酚对吡啶的生物降解有抑制作用,且随着苯酚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喹啉对吡啶的生物降解也有抑制作用,且随着喹啉的增大而增大,但W12在单基质和共基质下均不能降解苯酚和喹啉。  相似文献   
82.
为了确定致羔羊脑炎粪肠球菌在人工感染小鼠体内的分布规律,本研究采用粪肠球菌人工培养物腹腔注射小鼠,无菌采集死亡或濒临死亡小鼠脏器,利用已建立的PCR技术对人工感染肠球菌小鼠主要脏器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受检的6种组织中,即肝、脾、心、脑、肾均能扩增出与预计大小112bp一致的粪肠球菌的DNA阳性条带。与细菌分离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3.
肠球菌常存在于食品、环境中,是关系到公共卫生一种重要微生物.肠球菌可以感染多种动物引起发病.目前,已证实其多种致病因子的存在和作用.随着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有些种的肠球菌是具有益生活性的细菌,所以对其的研究更为深入.本文就肠球菌及其引起的禽类感染特性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84.
用血管铸型法对15只花背蟾蜍(Bufo raddei)胃肠的动脉和静脉进行了解剖学观察,结果显示:花背蟾蜍胃肠的动脉均来自腹腔肠系膜动脉,胃的营养由胃左动脉和胃右动脉供应;肠由肠系膜前动脉和肠系膜后动脉共同营养,胃的静脉包插胃左静脉和胃右静脉,分别收集胃左侧面和胃右侧面胃壁的静脉血,经肝门静脉回流;肠的静脉有肠系膜前静脉和肠系膜后静脉,前者收集十二指肠和回肠前段肠壁的静脉血,后者收集回肠后段和直肠壁的静脉血,最后经肝门静回流,与此同时,将花背蟾蜍胃肠的血供与其它动物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5.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感染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探究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MBV)感染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指导虾病的防治 .方法 :利用索氏 (Soxhlet)提取法对养殖健康斑节对虾和MBV感染斑节对虾的中肠腺脂肪含量进行了检测 .结果 :健康对虾中肠腺脂肪占干重平均 34 2 8% ,占湿重平均 9 60 % ,含水率平均 71 0 6% .MBV轻度感染的中肠腺脂肪占干重平均 31 52 % ,占湿重平均 9 58% ,含水率平均 69 31% ,三者与健康对虾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30、P >0 90和P >0 4 0 ) .MBV重度感染的中肠腺脂肪占干重平均 56 4 2 % ,占湿重平均 2 4 14% ,两者均明显高于健康虾和MBV轻度感染虾 (均为P <0 0 0 1) ;含水率平均 57 2 2 % ,明显低于健康虾和MBV轻度感染虾 (均为P <0 0 0 1) .结论 :严重感染MBV的斑节对虾可出现脂肪代谢紊乱 ,造成脂肪堆积 ,进而影响中肠腺的消化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86.
对11只太行山猕猴(♂4只,♀7只)的主要内脏器官重量和消化度进行了测量,并与另外23种野生动物5种实验动物的有关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①太行山猕猴消化管长度在雌雄个体间无显差异,内脏器官除胰脏和肾脏有性别差异外,其余脏器雌雄差异不显;②太行山猕猴肺指数明显大于其它动物;③肝指数及肠管相对长度界于草食兽和肉食兽之间,这一现象提示与动物食性有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7.
三疣梭子蟹幼全中肠腺发育的组织学和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蚤状幼体I期(Z1)到仔蟹共六期疣梭子蟹幼体固定,作横切,纵切和平切的连续切片,观察中肠腺的解部学及组织学特征,并研究其细胞的超微结构,三疣梭子蟹的中肠腺起目前,中肠交界处,分左右两部分,每部分三叶,由总管与幽门胃和中肠相通,中肠腺管的长度和数量随幼体发育而增加,管壁的上皮细胞在各期幼体可分为四种类型,E-细胞(胚细胞),F-细胞(纤维细胞),R-细胞(吸收细胞)和B-细胞(分泌细胞),它们在中肠腺管中的分布位置和功能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88.
L-藏茴香酮是太白棱子芹籽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研究了太白棱子芹籽挥发油和L-藏茴香酮对大鼠子宫平滑肌和肠平滑肌的药理作用。结果表明,L-藏茴香酮和太白棱子芹籽挥发油都可以抑制大鼠子宫平滑肌的收缩,解除大鼠肠平滑肌的痉挛。  相似文献   
89.
锯齿米虾消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光镜技术研究了锯齿米虾的消化系统,消化系统主要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消化管的基本结构由内向外可分为四层,即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和外膜,粘膜层主要由单层柱状上皮和基膜构成,除中肠外,其余消化管管壁上皮均覆盖有角质膜,粘膜下层和外膜均为结缔组织层,各消化管管壁的肌肉层变化较大,消化腺主要是肝胰腺,由无数的肝小管组成,根据其形态和功能的不同,可把构成肝小管的单层细胞分为四类:分泌细胞(B细胞),吸收细胞(F细胞),储存细胞(R细胞)和胚细胞(E细胞)。  相似文献   
90.
以肉毒毒素作为主体灭鼠药物,用丙烯酸树脂Ⅱ号为肠溶材料,通过相分离法制备肠溶微球;考察了微球的形态特征、包封率、载体回收率、抗酸能力、体外溶出度以及包封蛋白的活性保留度,并经拌饵投食试验,表明该制剂能有效地提高毒蛋白在肠胃中的稳定性,使其毒力(LD50)提高100倍以上,并且有较强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