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8篇
丛书文集   28篇
教育与普及   49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6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了I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I-doped TiO2 Nanotubes Arrays,ITNA)光阳极,该电极表现出比TNA更加优异的降解性能.将ITNA与Pt电极组合得到的平面光催化燃料电池(planar Photocatalytic Fuel Cell,p-PFC)在亚甲基蓝(Methylene...  相似文献   
32.
利用循环伏安方法电聚合导电高分子聚苯胺.用于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电极中负载催化剂Pt.聚苯胺载Pt电极(Pt/PAni/C)的制备,提高了Pt的分散度,增加了Pt在电催化体系中的利用率.交流阻抗测试结果表明:Pt/PAni/C与直接碳载Pt电极(Pt/C)相比,电化学反应电阻减小,催化活性增高.通过比较Pt/PAni/C与Pt/C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可知,Pt/PAni/C电极催化氧化甲醇的最大电流为50.7mA/cm2,是Pt/C电极最大氧化电流(7.6mA/cm2)的6.67倍.  相似文献   
33.
导电聚合物/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电聚合物/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是开发同时具有电、磁性能的功能材料的最佳选择之一,是制备电磁屏蔽材料,电磁波吸收剂等功能材料的重要途径。导电聚合物与磁性纳米粒子复合,既可实现电、磁性能的复合,又可通过调节各组元的组成和结构实现对材料电、磁性能的调节。对目前导电聚合物/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原理、方法,复合材料的结构及控制,材料的性能与应用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34.
采用电刻蚀-气氛煅烧-浸渍-煅烧法成功制备出g-C3 N4负载N掺杂T iO2纳米管阵列(g-C3 N4@N-TNA)光催化剂,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UV-Vis)漫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光电分析系统测试表征,并对双酚A(BPA)进行了光降解实验.结果发现,...  相似文献   
35.
利用阳极氧化铝模板,用化学方法合成了CoFe2O4纳米管.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纳米管由无择优取向的、立方尖晶石结构的多晶CoFe2O4构成.电子显微镜显示,纳米管管径约300 nm,管壁厚度约100 nm,由约30 nm的CoFe2O4颗粒组成.进一步的磁性测量表明,纳米管阵列无明显的各向异性,其矫顽力约1 kOe,磁滞回线的方形度约0.37.  相似文献   
36.
为了探究反应温度对微波水热辅助合成有机酸掺杂聚苯胺(polyaniline,PANI)分子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选择对甲基苯磺酸(p-toluenesulfonic acid,TSA)作为反应溶液,通过化学氧化法合成PANI,并借助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FE-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紫外可见光谱仪(ultraviolet visible spectrometer,UV-vis)、凝胶色谱仪(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热重分析仪(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zer,TGA)和电化学工作站,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0 ℃时合成的PANI为球状,且表面均匀分散着纳米粒子;30和50 ℃时合成的PANI为纳米纤维结构;随着合成温度的升高,PANI分子链共轭性增强、分子量增加,PANI的热稳定性提高,但电化学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37.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掺杂剂和乳化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乳液插层聚合(emulsion intercalated polymerization)方法合成了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聚苯胺/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简称PANI-DBSA/organo-MMT).研究表明,在苯胺、DBSA、APS三者物质量比为1:1:1时,苯胺与有机蒙脱土(organo-MMT)质量比为1:3时,复合材料的电导率最高可达2.63 ×10-2 s/cm.用XRD、FT-IR、TGA和SEM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ANI-DBSA能够有效地插层到有机蒙脱土层间,并在蒙脱土表面形成包覆结构,形成连续的导电相,从而使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TGA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热性能较本体聚合物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38.
采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和原位聚合法合成了聚苯胺-聚氨酯导电复合材料.本法由超临界流体插嵌技术向聚氨酯基体树脂中引入苯胺单体和后期的氧化掺杂技术组成,扫描电镜、电导率测定和热重TGA实验都显示了导电复合物的合成,并且在低压条件下制备得到的产品具有更高的电导性能.总体上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在10-4~10-3S/cm范围.  相似文献   
39.
聚苯胺修饰电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苯胺电化学聚合时溶液介质种类和pH的影响,表明在中性溶液中电聚合得的循环伏安图与酸性溶液申明显不同,无还原峰出现,且峰电流随扫描次数增加而下降。报道了氯离子掺杂的聚苯胺膜对一些阴离子均有电位响应,测定了一些阴离子的选择性系数。同时研究了聚苯胺-GOD和聚苯胺-二茂铁甲酸-GOD修饰膜电极的制备条件和性能。  相似文献   
40.
化学聚合制备的透明导电性聚苯胺/聚对苯二甲酸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将经预处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浸入HCl,氧化剂和苯胺的水溶液进行化学降合制得了高度透明和导电的PAn/PET复合薄膜,这种技术是获得透明导电高分子薄膜的一种优良工具,本提供的数据可能会促进PAn/PET复合薄膜作为一种新的功能材料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