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9篇
系统科学   19篇
丛书文集   76篇
教育与普及   5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164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1.
系统考察了聚苯乙烯(PS)微球制备过程中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离子强度对于界面张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与苯乙烯的界面张力随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的增加,先降低再升高,然后趋于平衡.离子强度与苯乙烯/H2O界面张力之间也存在同样的变化关系.根据离子强度对乳液的影响,选择了最佳的离子浓度,采用膜二次射流法制备乳液,然后将乳液加热聚合制备出大小均一的PS微球,粒径约为200 nm.  相似文献   
112.
采用高速电荷检测离子阱质谱技术(CDIT-MS)测量了聚苯乙烯球的质荷比和所带电荷数,得到了聚苯乙烯球粒子的质量;通过对数百次测量结果的统计,给出了粒子的质量分布图,并用Gaussian线型对质量分布图进行了拟合,得到聚苯乙烯球的平均质量为1.93×10-13kg,与理论质量(~2.03×10-13kg)接近.结果表明,电荷检测离子阱质谱技术能有效测量微米离子的质量,且测量时间短、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113.
采用陶瓷先驱体聚硅氧烷为原料,利用先驱体转化法与有机泡沫浸渍法相结合制备SiOC泡沫陶瓷.研究了聚硅氧烷的裂解温度对泡沫陶瓷抗压强度的影响,采用XRD,SEM及EDS对SiOC泡沫陶瓷进行了物相、微观结构及成份分析.结果表明,当裂解温度为1250℃时所获泡沫陶瓷的抗压强度最高,达10.8 MPa.微观结构分析显示,SiOC泡沫陶瓷呈三维网状结构,具有良好的贯通性,气孔率达到80%.  相似文献   
114.
通过以乙醇/水为介质,聚丙烯酸为分散剂的分散聚合法,制备了粒径范围在0.66-2.2μ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实验得出,分散介质的Hansen溶解度参数范围在26.34-31.97(MPa)(1)/(2);分散剂用量存在临界值为7.7g/L;同时还考察了反应参数,如温度、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等对聚合反应和微球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5.
聚苯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结构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研究了聚苯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探讨了该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碳纳米管加入量为1.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韧性较高,综合性能达到最佳,此时,碳纳米管在基体中呈纳米级分布,而且碳纳米管对苯乙烯的聚合过程没有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16.
处理温度对聚合物蛋白石基光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勃  周济  胡伟  李龙土  桂治轮 《科学通报》2002,47(6):409-411
研究了聚苯乙烯微球自组装形成的蛋白石结构光子晶体在不同温度处理后的微观形貌与反射光谱。实验结果发现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蛋白石结构中的聚苯乙烯微球向正十二面体转变,反射光谱峰值向着短波长方向移动,实测结果证明了填充率和有效折射率对禁带位置的影响,并与理论模拟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17.
考察了关键独立变数对氯代十六烷基吡啶 (CPC)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SDBS)分批泡沫分离行为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泡沫分离条件 ,对水样中微量 CPC和 SDBS及它们的缔合物进行了分离富集 ,并对短柱中小体积样品和长柱中大体积样品的分离效果进行了比较和评价 ,可供工业处理污水和回收微量物质参考 .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临界起泡浓度和泡沫分离有效浓度范围的概念 .对 CPC和 SDBS的泡沫分离行为、可浮性及泡沫分离有效浓度范围进行了比较 ,并探讨了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8.
通过以乙醇/水为介质,聚丙烯酸为分散剂的分散聚合法,制备了粒径范围在0.66-2.2μ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实验得出,分散介质的Hansen溶解度参数范围在26.34-31.97(MPa)(1)/(2);分散剂用量存在临界值为7.7g/L;同时还考察了反应参数,如温度、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等对聚合反应和微球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9.
高分子相转移催化剂是一种良好的催化剂,评述了聚苯乙烯固载聚乙二醇树酯、聚苯乙烯固载三乙醇胺树脂、聚笨乙烯固载吡啶树脂、聚氯乙烯固载吡啶树脂和聚苯乙烯固载三丁胺树脂催化合成α-丁基苯乙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0.
W/O/W法制聚苯乙烯微胶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O/W复相法制聚苯乙烯微胶囊是一种使聚合物从油相中沉淀分离包围住芯材的成囊方法。本研究结果表明;微胶囊的粒经随着内水相粘度和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大,随着乳化剂浓度增加和搅拌转速提高而降低。同时,不同乳化剂影响也不同,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时,所得的微胶囊比使用Tween 80时粒径小,且分布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