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483篇 |
免费 | 1142篇 |
国内免费 | 655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499篇 |
丛书文集 | 645篇 |
教育与普及 | 295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3篇 |
现状及发展 | 74篇 |
研究方法 | 1篇 |
综合类 | 1374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篇 |
2024年 | 173篇 |
2023年 | 281篇 |
2022年 | 347篇 |
2021年 | 392篇 |
2020年 | 420篇 |
2019年 | 298篇 |
2018年 | 173篇 |
2017年 | 257篇 |
2016年 | 249篇 |
2015年 | 413篇 |
2014年 | 617篇 |
2013年 | 550篇 |
2012年 | 638篇 |
2011年 | 678篇 |
2010年 | 738篇 |
2009年 | 829篇 |
2008年 | 837篇 |
2007年 | 808篇 |
2006年 | 711篇 |
2005年 | 617篇 |
2004年 | 565篇 |
2003年 | 521篇 |
2002年 | 444篇 |
2001年 | 436篇 |
2000年 | 408篇 |
1999年 | 366篇 |
1998年 | 295篇 |
1997年 | 315篇 |
1996年 | 299篇 |
1995年 | 287篇 |
1994年 | 233篇 |
1993年 | 202篇 |
1992年 | 201篇 |
1991年 | 193篇 |
1990年 | 157篇 |
1989年 | 141篇 |
1988年 | 89篇 |
1987年 | 54篇 |
1986年 | 29篇 |
1985年 | 5篇 |
1983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舆论演化的社会影响级联效应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舆论建模跳出传统的基于最近邻(\"person-person\")的交互范式,引入次近邻(\"personperson-person\")的影响,刻画网络中邻居的邻居对观点改变的作用,提出舆论演化的社会影响级联模型,分析其在可变聚类系数网络上舆论的演化性质.通过调节网络聚类系数,使用异步更新的方式,观察网络集聚特性对舆论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比于传统的最近邻影响模型,社会影响级联模型的社会强化作用更大,系统更容易达成共识,初始状态中主流观点的影响将被放大;2)舆论演化结果与网络集聚性和初始状态相关:当系统初始状态p_+≠p_,系统观点演化达到稳态后,网络聚类系数越大,越容易产生主流观点;当初始观点p_+=p_时,即正、负力量势均力敌时,系统共识则难以确定.这种情况和现实社会舆论的演化结果符合. 相似文献
82.
CUI Mengzhong ZHAO Yixin ZHANG Bin XI jingyu WANG Shuguang TANG Xiaozhen 《科学通报(英文版)》2005,50(15):1576-1581
Organosilicon compounds have been widely researched and have the maximum species besides hydrocarbons. In the progress of the research work, many scientists pay attention to the organic silicon compounds that have vari-ety reactive functional groups[1,2]. The difunctional disi-lanes are very active; they could react with not only the compounds containing reactive hydrogen atoms, but also the reactive polymers. Therefore, the disilanes with di-functional groups could be used as disilane substit… 相似文献
83.
即时通讯网络已成为大众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研究了即时通讯网络信息传播的性质、规律以及预测、引导的方法和手段,利用可变聚类无标度网络模型建立了新的即时通讯网络的二层模型,并制定了信息传播规则.通过实验仿真对群数、聚类系数、传播者和免疫者的变化观察,发现群数越多则聚类系数越大,传播者峰值越高.以及免疫者也相应地有所提高,从而对信息传播的影响也越大. 相似文献
84.
基于脉冲描述字进行雷达信号分选时,传统聚类算法需要预先人工设定聚类中心和聚类数目。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场理论联合脉冲重复间隔(pulse repetition interval,PRI)变换与聚类的雷达信号分选新方法。首先,依据数据场理论,基于势值大小实现干扰点剔除,而后利用PRI变换算法进行PRI估计,依据PRI估计值将归一化脉冲描述字数据预分类,进而以各类数据集中心间的欧氏距离小于辐射因子为准则进行类别合并,自动得到初始聚类中心和聚类数目,最后通过改进K-Means算法完成聚类分选。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应对存在频率捷变,重频参差、抖动、参数交叠、局部脉冲丢失的复杂信号环境,分选正确率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85.
高压脉冲气液同时放电对甲基橙的脱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针板式放电,研究了水中脉冲放电对甲基橙的脱色效果.向反应体系中通入气体,可实现气液同时放电,生成的自由基增加,可提高高压脉冲液相放电体系的能量效率.对峰值电压、添加剂过氧化氢、放电形式及气体种类等因素对甲基橙溶液脱色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提高峰值电压、加入H2O2,改变放电形式(由电晕放电向火花放电转变)以及通入气体特别是氧气时甲基橙溶液的脱色效果得到显著提高.通过紫外光谱研究表明甲基橙经放电处理后分子结构中的偶氮键发生断裂,破坏了偶氮-苯环共轭发色体系,从而达到了脱色的目的. 相似文献
86.
Nutch的网页更新预测方法采用的是邻比法,相关更新参数需要人为设定,不能自适应调整,无法应对海量网页更新的差异性.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动态选择策略对Nutch的网页更新预测方法进行改进.该策略在网页更新历史数据不足时,通过基于MapReduce的DBSCAN聚类算法来减少爬虫系统抓取网页数量,将样本网页的更新周期作为所属类其他网页的更新周期;在网页更新历史数据较多时,通过对网页更新历史数据进行泊松过程建模,较准确地预测每个网页的更新周期.最后在Hadoop分布式平台下对改进该策略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网页更新预测方法表现更优. 相似文献
87.
以氧化石墨烯与石墨烯为碳源,在熔盐介质中与钛粉反应原位生成石墨烯基TiC中间产物,并通过后续控制氧化制得石墨烯基TiO_2复合光催化剂,结合FTIR、XRD、Raman、SEM等手段,对两种石墨烯材料的结构及形貌差异进行表征,并分析了其对所制复合材料结构、形貌及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复合材料仍保持碳源的层片状结构,TiC和TiO_2颗粒均匀包覆在碳源表面;以石墨烯为碳源更有利于表面原位生成TiC晶粒的生长,其晶体结构更为完善;两种结构的石墨烯基TiO_2复合材料均对目标污染物亚甲基蓝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可见光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88.
89.
用碘化钾催化CO2与氧化苯乙烯(SO)合成苯乙烯环状碳酸酯,分别从溶剂、催化剂用量、温度、CO2压力和反应时间进行探讨,得出了最佳条件.结果表明: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催化剂用量r(KI∶SO)=1∶250,在170℃,CO2压力5 MPa,反应时间5 h,苯乙烯环状碳酸酯的产率和选择性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90.
以柚子皮为原料制备了柚子皮、水洗柚子皮和酸洗柚子皮3种生物吸附剂,用于吸附水溶液中亚甲基蓝(MB).考察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MB溶液初始浓度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3种吸附剂对MB的吸附规律大致相同,其中水洗柚子皮的吸附量最大,酸洗柚子皮次之,柚子皮最小.在pH 9,25℃条件下,用水洗柚子皮吸附溶液中MB,约170 min达到吸附平衡,等温吸附数据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最大吸附量为335mg·g-1.用pH 2的酸液进行解吸附再生,解吸率达到78%.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水洗柚子皮表面有羟基、羧基、羰基、醛基和氨基等多种官能团,吸附剂表面带负电荷的基团对MB的吸附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