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6篇
丛书文集   63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29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用高分辩13CNMR技术研究了不同硬段浓度的聚醚型嵌段聚氨酯脲(PUU)弹性体的序列长度和序列分布。结果表明,PUU的硬段平均序列长度随PUU中聚脲的摩尔浓度增加而增加;嵌段PUU内软硬段的链结构也随聚脲摩尔浓度的增加由交替共聚向嵌段共聚变化,硬段浓度愈高,嵌入的硬段长度也愈大。  相似文献   
52.
探索了2-烷氧甲酰基双环[2,2,1]-5(6)-庚基丙烯酸酯的合成条件和它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及丙烯腈(AN)共聚反应的竞聚率,测得它们的r_1和r_2分别为2.31与2.44和0.83与0.02。  相似文献   
53.
本文研究了具有桥环侧基的丙烯酸异冰片基氧烷基酯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动力学,测试了聚合物的光、热、硬度等性能。得到了氧烷基为氧乙基、氧丙基、氧丁基的聚合反应动力学方程分别为:Rp=k[BPL]^0.5[IBOEA]^1.0,p=K[BOP]^0.5[IBOPA]^1.0,Rp=k[BPO]^0.5[IBOBA]^1.0;聚合反应表观活化能分别为:87.95KJ/mol,88.62kJ/mol,101.1  相似文献   
54.
研制了几种合成聚氨酯胶粘剂的固化剂,探讨了固化剂在提高聚氨酯胶粘剂初粘强度方面的应用,以及最佳胶液配方和粘接条件。  相似文献   
55.
氨酯键和脲键对嵌段聚氨酯和嵌段聚脲性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四种聚氨酯、聚脲模型化合物.并用凝胶渗透色谱,应力—应变,广角X射线衍射等手段检验了在相界面或在硬段微区,不同键对聚合物分子量、力学性质和聚合物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本文对聚丙烯(PP)与热塑性聚氨酯(PU)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分散相的形态、熔体的流变性质、共混物的热性质及初生纤维的染色性等作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PP与PU为不相容的两相体系,PU以分散相分布于PP基质之中,其尺寸及形状随组成而变;共混物熔体的粘度-组成曲线上呈现一个极小值:当PU含量较低时,共混物的耐热性与纯PP相近;初生纤维的染色性也随PU含量的增加,有较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57.
医疗电极用光固化压敏导电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丙烯酸和丙烯酸酯为单体,多官能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安息香醚为光引发剂,利用光聚合手段研制成一种新型压敏导电胶电极。探讨了影响压敏导电胶性能的因素。发现光引发剂的最佳用量为质量为0.5%;轻度交联和采用极性单体共聚,可有效改善压敏胶粘性能;共物中的烯酸的中和度增大,可提高电性能。  相似文献   
58.
介绍了以丙烯酸酯共聚物为分散介质、以碘化亚铜为分散相的导电涂料的制备方法。着重讨论了共聚物和碘化亚铜性质及其相互配比对涂层导电性的影响,即碘化亚铜用量及粒度、共聚物中酸含量、共聚物玻璃化温度及交联密度对涂层导电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文中以加速应力松弛法研究了热塑型聚氨酯弹性体(TPUE)的应力松弛过程,将从TPUE大形变弹性分子理论推导出的单向拉伸应力-应变关系,结合三种承受应力链的键数随时间衰减的动力学方程,建立了应力松弛过程的定量表达式,并以高温和大形变量实验数据对理论进行了验证.以二元回归法求得分子参数α,k,k_3,并进而求得松弛活化能△E_3.  相似文献   
60.
本文研究了聚氨酯(PU)-聚丙烯腈(PAN)共混体系的动态力学性质和相逆转现象。发现当PAN含量为30—40%的范围内,共混体系发生了连续相与分散相的逆转;进一步通过3个力学模型,描述了该共混体系的模量-组成关系以及动态力学温度谱。所有实验数据都落在理论预测的范围内,并与Budiansky模型符合得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