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6篇
丛书文集   63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29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嵌段聚氨酯脲的氢键与形态研究——硬段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不同硬段含量的聚醚型嵌段聚氨酯脲弹性体。借助IR研究了氢键分布随硬段浓度的变化,利用SEM、TEM直观地展示了微区特性。研究表明,氢键主要在硬段间形成。随硬段含量的提高,硬段的内聚力指数提高,硬段微区形态由无序向有序发展,相分离程度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2.
单离子型聚氨酯固体电解质的导电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聚合物固体电解质与半导体的相似性,借鉴量子力学处理半导体和离子晶体的方法,初步研究了单离子型聚氨酯固体电解质的离子传导理论.并合成了一系列单离子型的聚氨酯固体电解质,用实验结果对此理论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3.
有机硅丙烯酸酯无皂乳液共聚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传统乳液在耐水性和附着力等方面存在的缺陷,研究了十一烯酸钠为表面活性共聚单体的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聚合及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无皂乳液.当乳化剂用量为3%,采用种子乳液法时,乳液在聚合过程和贮存过程中都很稳定.与丙烯酸酯乳液聚合比较,用有机硅开环体改性丙烯酸酯孔液的合成较困难,这是由于有机硅在较高的温度下易水解,生成凝胶.加入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并将保温温度降至60℃后,成功制得稳定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无皂乳液.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乳胶粒都是均一的核-壳球形结构,粒径大小为0.04~0.4μm.无皂乳液的耐水性要远优于普通乳液.  相似文献   
24.
采用内乳化法以聚酯多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合成了水性聚氨酯乳液。研究了NCO/OH摩尔比对水性聚氨酯粒子尺寸、胶膜耐水性、乳液的电解质稳定性、胶膜的机械性能的影响。制备了稳定的水性聚氨酯乳液。  相似文献   
25.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废聚酯(瓶)为原料,研究了废聚酯瓶料醇解成芳香族聚酯多元醇的工艺。探讨了聚酯多元醇、泡沫稳定剂、发泡剂及催化剂等原料对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综述了丙烯酸酯改性PVC的研究状况和技术进展,对ACR改性的机理及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作了概述,并对ACR改性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丙烯酸酯弹性体改性PVC可取得理想的抗冲性能,而化学接枝增韧改性,特别是悬浮聚合体系接枝聚合目前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27.
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料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由甲苯二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二羟甲基丙酸、1,4-丁二醇及丙烯酸-2-羟基乙酯合成了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一丙烯酸酯,产物经叔胺中和得自乳化水分散体系.考察了羧基含量、中和度、聚醚分子量、异氰酸酯指数等对乳液粒径、粘度、稳定性及漆膜的耐水性能和耐甲苯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聚氨酯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氨酯材料是一类用途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氨酯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进展,同时展示出聚氨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9.
慢回弹聚氨酯发泡体吸声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泡孔大小、不同厚度慢回弹聚氨酯材料在不同频段下的吸声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研究表明,1 300 μm是材料泡孔大小对吸声性能影响的转折点.对于低频声波,泡孔直径为1 300 μm时,吸声性能最好;对中高频声波,吸声效果最差.材料厚度对吸声性能的影响,6 cm为最优值,此时材料的吸声效果最好;材料对不同频段声波的吸收效果也各不相同,频率为1 000 Hz声波的吸收效果最差,此频率是材料吸声性能的低谷.以上研究结果为工程使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0.
为了改善水凝胶的强度,通过端丙烯酸酯基阴离子型聚氨酯(PU)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MAEBDAC)的共聚交联,合成了系列两性水凝胶(简称L1—L5)。采用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分析了阴阳离子摩尔比为0.3/1(样品L1)、1/1(样品L3)和1.3/1(样品L5)的干凝胶,结果表明,两组分间相容性良好。处于等电点的样品L3中没有微孔结构,且其可冻结水含量仅为总溶胀水量的11.7%,而在样品L1和L5中均具有微孔结构且可冻结水含量增至50%。研究pH响应性表明,水凝胶的响应行为取决于凝胶中过量电荷的性质,外加电介质对样品L3的吸水能力影响较小。凝胶强度随聚氨酯链段的引入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