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53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184篇
系统科学   54篇
丛书文集   318篇
教育与普及   171篇
理论与方法论   51篇
现状及发展   21篇
综合类   714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95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308篇
  2011年   335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388篇
  2008年   398篇
  2007年   380篇
  2006年   349篇
  2005年   297篇
  2004年   297篇
  2003年   369篇
  2002年   335篇
  2001年   305篇
  2000年   263篇
  1999年   244篇
  1998年   191篇
  1997年   199篇
  1996年   292篇
  1995年   273篇
  1994年   272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改性聚合硫酸铁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一种改性聚合硫酸铁的制备方法,并测试了改性聚合硫酸铁的絮凝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性聚合硫酸铁的絮凝沉降效果极为优越,与传统的絮凝剂如聚合硫酸铁和碱式氯化铝等相比,改性聚合硫酸铁的絮凝性能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72.
证明了一个非齐次kirchhof方程(带非局部项的非线性弦振动方程)的整体解的存在唯一性,推广了具有小初始资料的kirchhof方程的已有结论.  相似文献   
173.
研究了在REY、REHY、USY三类常用的FCC分子筛催化剂中加入捕钒剂组分(对催化剂基体进行化学改性)对钝化重金属钒污染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碱土金属类捕钒剂ABO3对REY、USY类FCC催化剂有良好的钝化效果,属于酸碱反应的钝化机理。但碱土金属类捕钒剂,如ABO3、MgTiO3、MgO和CaSnO3等,与REHY分子筛不匹配,非但没有钝化重金属,反而对REHY分子筛的质子酸中心有破坏作用,使  相似文献   
174.
以对羟基苯甲醛,甲基丙烯酰氯及对溴苯胺为原料合成侧链型Schiff碱液晶单体N-对甲基丙酰氧基-苄亚甲基-对溴苯亚胺,并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进行溶液聚合,改进单体合成法,使反应总产率达到40%以上,探讨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对聚合转化率及液晶聚合物相行的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5.
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对膜过滤通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对超滤膜过滤通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中相对分子质量大于30000的有机物是造成膜通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混凝处理能有效去除相对分子质量大于30000的有机物,提高过滤通量.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10000的中性亲水性有机物,主要通过堵塞膜孔而造成膜通量缓慢下降.用混凝去除中性亲水性有机物的效果很差,防止或减缓膜污染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76.
介孔氧化锆的制备及其氮物理吸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廉价的氧氯化锆(Z rOC l2.8H2O)为锆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制备了介孔氧化锆.用N2物理吸-脱附考察不同碱量、温度、反应时间等对介孔氧化锆吸脱附等温线、BET比表面积、孔分布以及孔容量的影响.可得到比表面积大于340 m2/g,孔径集中分布在2 nm和5 nm的二氧化锆.  相似文献   
177.
新型聚丙烯β晶型成核剂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成核剂的缺陷与不足,选取不同结构的有机化合物作为等规聚丙烯β晶型成核剂。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偏光显微镜(PL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几种手段对其改性聚丙烯的晶体结构、结晶形态及结晶行为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Y30是一种有效的β晶型成核剂,在其质量分数为0.5%时,β晶相对百分含量达76.78%;晶体表现为典型的β晶形态;与市售β晶型成核剂TMB-5相比,结晶温度提高不明显,但结晶度提高了6%。  相似文献   
178.
从武汉焦化厂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出4株具有稳定絮凝活性的菌株,对其中1株进行培养条件及废水絮凝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可产生高絮凝活性的最佳培养条件为:通用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7.0,摇床转速80r/min,温度35℃,发酵时间72h。对高岭土悬浊液絮凝率达95.35%。同时在最佳培养条件下,该菌所产絮凝剂对多种废水净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9.
以改性后的聚丙烯腈(PAN)超滤膜为基膜、p,p′-二氨基二苯甲烷(DDM)和均苯三甲酰氯(TMC)为单体,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一种新型聚丙烯腈/聚p,p′-二氨基二苯甲烷酰胺复合膜.探索了单体浓度、界面聚合时间以及后处理时间、温度等工艺条件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观察复合膜的表面形态及断面结构.  相似文献   
180.
分别以对氯甲基苯乙烯和α-溴代丙酸乙酯为引发剂,联二吡啶和N,N,N′,N″,N″-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为配位剂,在氯化亚铜的催化作用下,使甲基丙烯酸叔丁酯(tBMA)进行本体聚合.用凝胶渗透色谱跟踪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变化,发现不同引发剂与配位剂对聚合反应速率有明显的影响.根据体系中的ln([cM0]/[cM])变化与聚合反应时间成线形的关系,证明tBMA的聚合过程在实验范围内符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反应规律.利用ATRP的反应特点,改变引发剂与单体tBMA的配比,可将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PtBMA)的相对分子质量控制在所需范围内,并保持PtBMA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1.2;同时用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得聚合物PtBMA的结构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