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07篇
  免费   315篇
  国内免费   481篇
系统科学   273篇
丛书文集   363篇
教育与普及   259篇
理论与方法论   38篇
现状及发展   95篇
综合类   9175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344篇
  2022年   265篇
  2021年   344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299篇
  2014年   465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440篇
  2011年   469篇
  2010年   459篇
  2009年   461篇
  2008年   507篇
  2007年   486篇
  2006年   368篇
  2005年   324篇
  2004年   335篇
  2003年   320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262篇
  1999年   273篇
  1998年   226篇
  1997年   177篇
  1996年   192篇
  1995年   171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126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139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4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1.
32.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采用对称性破损方法研究了草酸根桥联及草酰胺桥联双核铜(Ⅱ)体系的磁耦合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两磁中心的自旋布居大小相等,符号相反,二者之间为反铁磁耦合。而且,与磁中心相联的配体原子与磁中心具有相同符号的自旋布居,磁中心的自旋具有显著的离域效应。HOMO中磁中心未成对电子的占据轨道之间对称性和能级的匹配程度是影响磁耦合强弱的关键。当对称性匹配时,改变桥联基团占据轨道的能级,例如通过改变桥接原子的电负性, 即可改变磁耦合作用的强度,电负性愈低,磁耦全作用愈强。当对称性不匹配时,体系中存在较弱的磁耦合。  相似文献   
33.
地下含水层热储井位置选择和布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含水层热储开发技术面临一系列问题,寻找适合热储用的含水层和合理布置热储井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综合考虑含水层的地质结构特征,适合热储的含水层应该是承压含水层,热储应该采用同层方式.单个热储井的影响半径可以通过热平衡和热扩散原理求得.合理布置热储井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有效抵消原有地下水的流动以及渗流系数不一致的影响.利用井之间的渗流耦合作用,在热储井之间布置调节井,主动控制热储水的波及范围,可以实现热储井布置的相对"紧凑".  相似文献   
34.
张沁源 《科学》2003,55(6):47-49
科学史上有这样一种现象,即某些科学概念在特定的场合里被提出,后来被否定,之后又在新的场合里复出,且复出后的概念往往具有更深刻的含义,并会对相关科学领域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宇宙学常数就经历着这样的起落和变迁,它正从一度被认为的科学史上的"大错误"演变为一个有丰富物理内涵的可观测量.近年来,宇宙学常数更成为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讨论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35.
给出了S=inf|∫R^n|D(Δu)|^2dx|u∈Hkc^3(R^n),∫R^n|u|2n/n-6 dx=1|达到函数,并得到了H0^3(Ω)→L^2n/n-6 (Ω)的最佳嵌入常数。  相似文献   
36.
本文提出了三种较简单的确定等效电子原子态的方法。第一种方法可直接给出等效电子的原子态,但比较复杂;另外两种方法,虽然要利用非等效电子的原子态才能给出等效电子的原子态,但方法简单。我们以np~2组态为例说明这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37.
38.
对双层铁磁薄膜构成的系统,考虑界面铁磁性和反铁磁性耦合x寸自旋波色散关系、波形演化及共振的影响.结果表明:层间耦合对自旋波的共振影响较大,即层间铁磁性耦合比反铁磁性耦合更易发生共振.  相似文献   
39.
根据嵌入压电作动器的自适应桁架结构的机电耦合特性,考虑了结构强度、节点最大位移以及作动器最大控制电压等约束条件,提出了以强度、位移和能耗为目标、以电压为控制参数的多目标最优控制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权系数,使多目标问题转化为一个二次目标、线性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限制了设计变量每一步的运动极限,从而保证了算法的稳定性。用数值方法模拟了该模型对结构的控制效果。数值算例表明,该模型具有改善静不定结构应力状态、保证结构形变精度及调节控制能耗的功能。对于静不定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结构的最大工作应力。该模型还具有较小的能耗指标,并使控制点的节点位移尽可能小,利用该模型可以有效地实现单点或多点位移控制。  相似文献   
40.
研究了耦合效应对多壁纳米碳管非线性光致发光的影响.采用π 轨道紧束缚模型,从理论上得到了层间耦合会减小多壁碳纳米管的带隙和电子跃迁几率.从而说明了多壁碳纳米管的荧光很难观察到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