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3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3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2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科学触角     
《科学世界》2012,(3):10-11
北极星有可能"日渐消瘦"北极星,看起来似乎"一成不变",但它其实是一类称为"经典造父变星"的脉动变星,质量大约为太阳质量的4.5倍。其亮度周期性地变暗和变亮,变化幅度仅0.1视星等,变化周期约4天,但这个周期也不是恒定不变的。1844年,这个脉动周期比现在大约慢12分钟。也就是说,160年间,北极星的脉动周期  相似文献   
63.
结核病是当今全球范围最具有临床意义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是成年人最主要的传染性杀手。每年全世界约有一千万新发病人,约有三百万人死于结核病,它是单因素所致的感染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结核病主要影响世界上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城市中的贫困人口,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结核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致死性结合,加快了结核病的流行进程。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如链霉素、对氨柳酸、氨硫脲、异烟肼等相继问世,开创了结核病治疗的化疗时代。在70年代前,对病人的管理主要采取住院治疗,当时的疗程大多是12~24个月,多数病人无力长期住院治疗,因此疗程后期以及相当一部分因各种原因不能住院治疗的病人不得不在门诊接受治疗,在这种情况下病人对医嘱的依从性较差。基于这种情况,为了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及便于管理,迫切需要缩短疗程。60年代,利福霉素类药物的问世,及基于对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的作用的认识,许多研究者开始进行不同抗结核药物组合以及不同的治疗疗程试验,JohnCorfton爵士、WallaceFox博士和其他一些研究者的实验,促使短程化疗的出现,也就是现今世界卫生组织推行的6~8个月的治疗计划,这种有效方案使结核病治疗缩短了一半时间。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结核病控制带来新的前景,结核病控制将继续受分子生物学发展之惠,在结核病的分子发病机理、分子生物学诊断、易感个体的基因治疗、新型抗结核药物和疫苗的研制、耐药的分子机制等诸多方面都将得益于分子生物学之发展。在进一步加强对已有的科学方法和技术进行推广普及的同时,将充分发挥多学科的综合作用,着重开展应用性研究和有关的基础、临床研究,面对在人类历史上肆虐数千年的结核病,需要公共卫生,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卫生经济学和社会医学等领域的合作和相互促进。在人类消除结核病的漫漫历程中,科技的发展将为下一世纪的结核病控制带来巨大效益。  相似文献   
64.
华南地区汉族人群MDR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药耐药基因1(MDR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疾病的易感性、药物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存复发等预后密切相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对华南地区无亲缘关系的汉族人群MDR1基因编码区及部分启动子区进行SNP筛查,并比较不同人种间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共检测出5个多态位点:T-2410C、T-129C、C1236T、G2677T/A和C3435T,其等位基因频率-2410C为4.65%,-129C为3.11%,1236T为63.31%,2677T为44.66%,2677A为14.47%,3435T为41.18%。除T-2410C位点因报道的太少无法比较外,其余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东亚、高加索以及非洲人群中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华南地区汉族人群MDR1基因SNP与药物效果、药物毒副作用以及疾病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5.
将耐药谱截然不同的3种耐药基因(mdrl, mgmt, dhfr)两两组合,以逆转录病毒介导在人脐血CD34+细胞中表达,增强了细胞对相应两种不同类型化疗药物的抗性,使造血细胞受到多重保护,为研究肿瘤化疗中如何更大程度地保护正常组织,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6.
金先庆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1):67-68,77
1986年,我国学者率先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H-transretinoic acid,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取得成功后,作为诱导分化治疗的典范,ATRA迅速得到世界认可,并广泛应用于其它恶性肿瘤治疗,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胃癌、肺癌、鼻咽癌、淋巴瘤、骨肉瘤、神经母细胞瘤等。ATRA对恶性肿瘤治疗的广泛有效性被大量临床资料证实的同时,ATRA使用后诱导瘤细胞产生对ATRA及其它化疗药物的耐受现象,同样在临床上引起了关注。  相似文献   
67.
为研究长期施用粪肥土壤中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消减规律,分别采集长期施用与未施用粪肥农田中的土壤,进行土壤培养对照实验,探究土壤含水率及生物质炭的添加对土壤中可移动元件及耐药基因在310 d内的丰度变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长期施用粪肥提高了耐药基因与可移动元件在土壤中的污染水平. 长期施用粪肥土壤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耐药基因与可移动元件呈现指数消减的趋势. 添加生物质炭的土壤中耐药基因和可移动元件消减较慢,含水率较高的土壤中耐药基因和可移动元件消减较快. 可移动元件相对丰度可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培养过程中耐药基因的消减. 实验结果揭示了受污染农田土壤中耐药基因的动态变化规律,可为土壤耐药基因污染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为我国抗生素耐药性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8.
王雨 《安徽科技》2012,(3):29-30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已超过200种,而且仍以平均每年有10种以上新的抗菌药物问世的速度在增长。目前状况是一方面有越来越多抗菌药物投入临床应用,另一方面则是耐药菌株的不断产生。我国目前使用量、销售量列在前15位的药品中,有10种为抗生素。大城市每年药物总费用中,抗生素占30%~40%。  相似文献   
69.
本实验利用均相荧光探针PcR技术对结核病患痰液进行了检测,结果说明,采用均相荧光测量方式,提高了PcR检测的特异性与灵敏度,同时使实验操作步骤简化,杜绝扩增产物污染的途径及人工观察电泳的主观性,可适用于各种病原体、点突变等基因诊断,使PcR检测实现标准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0.
结核杆菌快速耐药试验方法学的研究,是结核病细菌学急待解决的问题。国内经典的检测方法都存在着各自的优缺点,而未能改变现行改良罗氏培养耐药试验方法[1]。因此我们探讨用指示剂快速检测结核杆菌耐药试验的方法。1材料与方法1.12%B指示剂1.2含药培养基以舒通培养基为基础,制成液体培养基,经103.43KPa,75%乙醇处理后,15分钟高压灭菌加入药物,然后分装于15mm×10mm小试管中,每管吸1.0ml,其中药物含量:SM:100μg/ml10μg/mlINH:10μg/ml1μg/mlPAS:10μg/ml1μg/ml25μg/ml5μg/mlKM:50μg/ml10μg/ml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