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49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81.
李红卫 《科技信息》2011,(31):I0075-I0075,I0152
我公司在生产改造中,对两套常减压装置的原料油输送泵、常压塔底抽出泵、减粘塔底抽出泵、减底泵及重油催化装置的柴油泵进行了变频调速改造,经过运行,经济效益显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2.
俞青年 《科技信息》2011,(21):I0093-I0093,I0213
目前玻璃生产中,为提高熔化率,保持重油等燃料的充分燃烧,其中助燃风量的比例控制方式有多种,对几种助燃风机风量的调节模式进行节能分析,提出应充分利用变频调速调节风量,减少调节阀调节风量,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83.
基于Fluent软件,采用预混燃烧模型对高炉风口回旋区内温度场进行模拟,分析风量、风压、喷煤量等参数对高炉风口回旋区内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风量、风压、喷煤量的增加,风口回旋区内温度最高处离风口端部的距离逐渐增大,风口回旋区内最高温度逐渐降低;风口的堵塞会使风口回旋区内温度最高处与风口端部的距离缩短,使风口回旋区内最高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84.
本文介绍定风量阀在通风空调系统中几种应用方式,如:在新风系统中的应用,在排风系统中的应用、在变风量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在净化空调系统中的应用等,并说明了在工程中适当运用定风量阀,可优化系统设计,有利于送、排风平衡,系统风量平衡,减少调试工作量。  相似文献   
85.
佛岭隧道施工通风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贵 《科技资讯》2009,(23):45-47
结合安徽佛岭隧道施工实际,通过对风量计算,风筒选择、风机选择及布置四个方面介绍施工通风系统在佛岭隧道施工中的设计。为有效利用资源,节约工程成本,提出了两阶段施工通风的方法。现场通风效果检测表明洞内空气质量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环卫标准,实现内燃作业、无轨运输,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6.
优化提高瓦斯异常区综采工作面系统风量,降低回风巷瓦斯含量,减少瓦斯超限次数,保障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7.
变频空调器除湿运行模式下风机风量的优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变频空调器变风量性能测试实验台,标定了风机风量与风机供电电压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变频空调器在除湿运行模式下风机风量对除湿效果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变频空调器在除湿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最佳除湿风量,最佳除湿风量随压缩机频率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88.
在大位移井、大斜度井、水平井和深井钻井中,或者在狗腿严重度较大的井段,或者在技术套管下入后的长裸眼钻井过程中,常常出现套管磨损问题。由此而诱发的套管抗挤强度和抗内压强度降低问题制约了油井的后续完井测试作业的顺利进行,影响了油井寿命,严重时还会导致某段油井报废和整口油井报废。国内外学者研究了许多措施来减缓套管磨损问题。通过对这些措施的原理进行研究,为油田作业选用和科学研究提供借鉴。敷焊耐磨带的效果明显,操作方便,是深井钻井、大位移井钻井和大斜度钻井中重点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89.
为解决高海拔施工隧道出渣过程的排气排放物污染,改善通风排污效果,基于海拔环境参数变化和紊流扩散理论,构建了高海拔隧道气体扩散模型.以海拔3200 m的川藏铁路某隧道为研究背景,对洞内的环境参数和CO分布进行测定,利用SolidWorks和ANSYS建立施工隧道掌子面出渣模型,采用Fluent中的组分输运方程,对不同海拔高度的有害气体运移规律和质量分数分布进行动态模拟.结果表明,隧道中内燃机械作业时,在靠近工作面迎头位置,CO分布不均匀,极差值较大.在靠近隧道出口方向,CO分布逐渐趋于平稳.CO质量分数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而CO质量浓度却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从0 m到6 km,CO质量分数上升了96%;由于环境参数变化对CO质量浓度影响的权重大于CO排放量,导致CO质量浓度下降了18%.在保证隧道内CO质量分数不变的条件下,需风量随海拔高度呈非线性增加.根据得到的需风量计算模型,在海拔3200 m时,需风量约为4.95 m3/(kW·min).  相似文献   
90.
本文以双角联网路为例,概述了某些平面复杂网路其风向不稳定分支的风向判别的推导方法:按风压平衡和风量平衡定律,列出所有独立网孔的风压平衡方程式和节点的风量平衡方程式,然后再根椐不稳定分支中风流的三个状态列出大于零、等于零和小于零三个方程式采取一定的技巧,用消元法消去方程组中的风量Q,得出一个纯风阻的关系式来。这个关系式就是所要求的判别式。并指出,在消元过程中,不能忽视正负根的问题,否则,所得出的判别式将是不完整的。文章纠正了以往在这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双角联复杂网路不稳定分支的风向判别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