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本文对北京体院体育教育系87~90级学生在高考时的各项成绩(分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录取工作中,各省市掌握的标准不统一,两项主要录取依据差异很大,各项成绩也没有最低限制,故无法保证质量。为此,提出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112.
通过对现行高考标准分理论计算式和实际转换情况的分析,指出高考标准分理论计算式在分数分布情况、平均分和标准差与原始分的有偏差,实际转换得到的标准分与原始分无一一对应关系,与用理论计算式得到的标准分也无对应关系。同时,提出了标准分在评价和比较功能、考生预填志愿和社会监督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3.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迅速,已经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实现自身价值的主要方式,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和国外相关文献的综述研究发现,我国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研究成果丰硕,但多侧重于德育方面的研究,而对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缺乏相关调查数据样本的支持,还需要大量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4.
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建设中存在法律保障缺乏、品牌文化塑造难、品牌质量控制难等问题,应当在完善志愿服务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从社区居民、志愿者、以及居民和志愿者互动的视角出发进行服务品牌建设,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在中国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15.
韦炜 《科技信息》2008,(29):278-278
笔者多年来进行公务员考前培训中《申论》部分地教学,接触了大量的大学生考生,深深感觉到要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真正的脱颖而出,除了扎实的写作功底和思维方式外,具有准确良好的心理定位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16.
12日下午,如新全国销售总监李卫正在成都一个工作室,一阵地动山摇之后,等到大家狂奔到大街上,发现所有的手机信号中断,只好相互发短信联系,但也迟迟没有回音。自己安全了,剩下的就是担心,担心众多销售伙伴的家人,也担心会影响去香港开会的行程。  相似文献   
117.
志愿服务是彰显青年人的情志涵养和文化自觉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实践方式,在省域高校层面上,从文化关照的视角来把握青年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厘清志愿服务文化获得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向,确立行之有效并接地气的提升青年学生获得感的仁爱、孝道、善德、和合、修身等具体方法和措施,让广大青年在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获得情志文明涵养。  相似文献   
118.
苏圣 《科技资讯》2013,(17):25-25
报表在企业信息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C/S模式的企业信息系统都在向B/S模式迁移,报表填报作为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模块,在开发过程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SP.NET MVC框架的快速开发报表填报的模块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9.
非营利性组织中对志愿工作者的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析了非营利性组织对志愿工作者进行管理的必要性 ,在此基础上对非营利性组织的志愿工作者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进行了具体研究 ,最后提出了有关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0.
采用了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与逻辑推理等方法,利用运动员心理唤醒量表(MASA),对参加2009年江西省体育高考的201名考生(男125,女76)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考生的正性心理唤醒量表和心理唤醒强度量表的得分都处于中间水平,而负性心理唤醒量表的得分处于较强层次;男女考生在正性心理唤醒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来自城市和农村的考生在心理唤醒强度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往、应届考生的正性心理唤醒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理唤醒强度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年龄和不同训练年限的考生不论是在唤醒方向还是在唤醒强度方面都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