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36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首次将根在中原的客家人与代表中原文化的<诗经>联系起来,阐明非凡的客家"中原情结"及其蕴含的创新精神,客家人传承中原农业文明及其向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新走向,客家建筑礼乐中的中原文化因子以及对"和"的崇尚,从而展示强大的文化力.  相似文献   
102.
马克吐温支持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为中国人的权益申张正义的历史可以从他的作品中找到证 据。本篇论文主要以马克吐温的作品为依据寻找马克吐温的"中国情结"。  相似文献   
103.
李约瑟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的重要特色就是极为推崇道家和道家思想,这就是李约瑟的"道教情结".这种情结的形成与他在1945年10月相遇访问河南大学初识<道藏>有缘.本文叙述了他形成"道教情结"的背景,访问河南大学的过程,看到<道藏>的惊喜,同河南大学的联系,道家思想使他成为有机论哲学家.  相似文献   
104.
“您好,我是阿甘”,甘承文的自我介绍给人很深的印象,一下子令我想到《阿甘正传》中那个呆头呆脑的男主角。与《阿甘正传》中的阿甘相比,眼前的阿甘更加地魁梧高大,言谈举止之中流露出冷静、果敢的鲜明个性,但两人却有着相同的对信念的执著。  相似文献   
105.
因犯了杀父娶母大罪而被迫弄瞎双眼流放而死以解除百姓于灾难之中的俄狄浦斯王,一直作为一个罪人而承受了因果报应式惩罚。但是,随着现代心理学理论在文学批评理论领域的应用,人们才有可能从他受挫的心理出发去研究这一情节的必然性,并因此而对他的人品重新作出评价。在他的三次冒险中,始终贯穿着他强烈追求母爱的潜意识渴望,贯穿着他对人民的兴旺与幸福的无私奉献。因此,他暂时脱离母爱而流放致死只不过是一个楔子——把剧情推向高潮以更加充分地歌颂他的光辉和伟大。  相似文献   
106.
端木蕻良的作品中,有着挥之不去的“土地情结”,对于土地的深爱使他的作品浸润在其独特的人生体验之中。其长篇代表作《科尔沁旗草原》,通过对作品主题、结构、人物等具体要素的分析与理解,可以看出端木蕻良“土地情结”的缘由及内蕴。  相似文献   
107.
通过探询杜拉斯的作品与童年经历,发现童年对杜拉斯的创作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童年经验形成了杜拉斯的印度支那情结,而童年时候的创伤经验是她反复描写童年生活的内因。  相似文献   
108.
在音乐人类学的研究中,他者不仅存在于不同群体和文化之间,而且存在于同一群体和文化之内:从异国音乐文化的他者到本土的音乐文化的他者;以他者的眼光感受他者音乐文化;借鉴他者进行研究。存在于音乐人类学研究中的他者情结有效地促进了该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9.
文章通过对拉萨市藏汉语言态度测验结果分析,认为藏族居民对汉语和藏语都有较高的习得和使用的倾向性,但他们对藏语的倾向性要高于对汉语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藏族人的藏语情结。藏语情结具有主观心理、藏族文化、语言能力等方面的基础,是一种稳定的和具有规定性的习惯,并反映在藏汉语言态度上。  相似文献   
110.
魏晋时期是一个文学体裁多样化的时期,而此时出现的山水诗备受学人关注,它的出现是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分不开的。魏晋时社会动乱、昏暗,个体生命的无所依靠及朝不保夕,使他们感到人生的悲哀和无奈,他们醉心娱乐,去游山玩水,所以出现了游乐诗。不仅如此,当时文人尚谈玄学,老庄思想的兴盛,使精英分子“谈玄”成为一种时尚。由谈玄与游乐结合,形成了山水与玄言杂揉的诗歌。随着文人山水意识的加强,东晋时出现了山水诗宗匠谢灵运,为山水诗的开山立幢建下了丰功伟绩,并对后来山水诗的发展奠定了前人无以超越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