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29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反”是《老子》一书中的重要概念。作为“道”之“反”,具有“相反相成”、“物极必反”、“循环往复”三种含义。老子的“反”之道的表达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不为为,以不争争,以不先先……这种“反”之道,为人们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生存之道。由此看来,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恰恰揭示了他的生命哲学、生存哲学的特质:谦下、守弱的“无为”与居上、刚强的“无不为”合二为一。这既表现了老子哲学所包含的大智慧,又反映了老子哲学所隐含的权术和阴谋。  相似文献   
82.
人人都有表演欲,通过各种方式展现,来表现自己的才能。杨修的表演欲展现得还算高明,当然,其前提是如果不是和老曹(曹操)PK的话。  相似文献   
83.
《潍坊学院学报》2014,(5):66-72
本文以自然科学知识为基础,用理科思维解读《老子》,针对学界争议较大的几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最后给出几点创新性结论。  相似文献   
84.
《潍坊学院学报》2014,(1):47-51
本文以自然科学知识为基础,用理科思维解读《老子》,分析《老子》一书中提出的修身之道、治国之道、用兵之道及取天下之道。  相似文献   
85.
“大直若曲”的数学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数学科学角度出发,解析和探讨了老子"大直若曲"的哲学思想所蕴涵的极限原理.可以说,早在2500多年前老子就已经有了极限思想.  相似文献   
86.
正有这样一个问题:在一张纸上画2012条直线,这些直线最多能形成多少个交点?初看到这个问题时,你或许感觉很难。这么多条直线,怎么画得完?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老子有这样一句名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意思是遇到困难的问题,如果从简单的情况想起,就会很容易。既然直线条数很多无法解决,不妨化大为小,从简单情况想起,看能否找出规律。一条直线没有交点,先从2条、3条依次画起:  相似文献   
87.
“大音希声”是中国音乐美学史的起点。老子严格地区分了“大音”和“五音”这两个层次。形而上为“大音”,形而下为“五音”。“大音”是对具体音乐及表演的概括、归纳和理论的升华。“大音希声”的基本美学内涵是追求自由、自然,将音乐看作是体现“道”的形式。庄子和“竹林七贤”等人从理论和实践上分别发展了“大音希声”,使其成为一个影响中国音乐文化几千年的美学命题。  相似文献   
88.
重点在于探讨《墨子》中的机械设计思想与机械设计方法。本文的独到之处,是从《墨子》中有关注重兴利、强调节用、公输与墨子的得失,墨子有关“巧”与“拙”的论辨,以及“言有三表”、“言有仪法”诸方面,系统地总结了《墨子》的机械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9.
原始宗教灵魂观对老子道的提出是一种启发性因素,道“唯恍唯惚”的存在状态,“恃之以生”的巨大作用,以及道“归根”、“复命”、“守常”的运动方式都是参照灵魂提出的。而且许多描述道的术语就是描述灵魂的术语。展开道与原始宗教灵魂观关系的探讨,对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原始思维,了解宗教尤其是原始宗教向哲学的转化,道家思想向道教的演化,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0.
"道法自然"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命题.对"道法自然"命题的当代阐发可以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来自思想史的智慧启迪:以"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自然地对待自然,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人我合一"的道德观自然地对待他人,生成谦让不争之德;以"身心合一"的生活观自然地对待自我,培养健康生活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