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29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天人观是老庄思想的核心问题。天人合道、以人法天与天人混同、天而不人分别是老子庄子天人观的基本内涵。与此相关,老庄对其天人观的文学呈现也各有特点。大略而言,老子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哲理品格与诗性感悟色彩,庄子的特点则是人物形象的系列化、理念化与寓言化。  相似文献   
122.
《老子》第二章有"万物作而不辭",考察包括敦煌本、简帛本在内的《老子》诸本,其中的"辭"又有异文"始"、辤、■。考察西周、春秋、战国、秦汉文字材料中"■"、"辭"、"嗣"、"司"、"治"、"始",以及"厶"、"司"双声符字的使用情况,可知此处的"辭"在《老子》中本应作"■";战国时期""字消亡,在传抄过程中"■"被"厶"、"司"双声符字取代;秦、汉文字系统中"厶"、"司"双声符字消亡,又被转写作"辭"或"始"。其应读"司",义为掌控、支配、控制;训、读为"治"也通。  相似文献   
123.
运用文献资料法、社会学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竞技体育中的道德缺失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从中窥视目前竞技体育运行中存在有较多的功利性和不纯洁性;同时,在当今全球化社会和谐背景下,根据老子《道德经》中的伦理精神赋予,强烈呼唤竞技体育道德规范,为社会体育以及体育事业中存在的龌龊行为敲响"警钟",以期净化我国乃至世界体育环境,为未来我国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及迅速跻身于世界体育强国之列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24.
"以德治馆"是老子思想对图书馆管理的重要启示之一:"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是以德治馆的哲理依据,"无为而无不为"是以德治馆的基本模式,"柔软胜刚强"是以德治馆的基本原理,"始制有名"是以德治馆的组织构建原则,"损有余而补不足"是以德治馆的读者工作法则,"民白化"是以德治馆的文化建设准则,"见素抱朴"是以德治馆的管理主体养成方式.  相似文献   
125.
老子的《道德经》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生态观,伴随着科技独大而带来的心灵失落,老子指斥人们在自然生命的纷驰上找到刺激找到麻醉。道家所推崇的自然、本真、中正的理念,弥补了当代教育中种种失衡现象。对于当今应试教育具有超现代的新启示。  相似文献   
126.
"圣人"是老子所推崇的理想人格。借鉴老子通识教育的为师之道、育人理念等,对更好的发挥高校共青团工作的育人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7.
老子所言的“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的“四大”思想中,不仅有着积极的工夫论思想,而且预设了完备的体道路径,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通观《道德经》所言的道之含义,老子层次递进的“四大”思想应该是自人始道终,至“法自然”最终兼摄的四个层次,其中蕴含的功夫论和境界论也是对现实的人的理想性规定与激励。整体言之,“四大”思想也集中体现了《道德经》所蕴含的宇宙论之意涵。  相似文献   
128.
译者在典籍翻译实践中往往轻视文本的诗学价值,诗学伦理研究正是针对译本诗学价值的理性反思。《道德经》诗学气质玄妙深远,译者如何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诗学气韵,对最终翻译质量的高低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从翻译伦理视角出发,描述与分析《道德经》翻译过程中不同译者所采用的不同诗学伦理态度,能拓展典籍翻译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129.
《老子》以"道"为其主题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形上学的创始者,《老子》形上学思想关注的问题是世界的第一原理,即世界的原初原因是什么,以及作为世界原初原因的"道"。本文对比了中西形上学思想的不同之处,提出了老子形上学思想的路向,着重论述了其形上学本体论的思想,最后总结了其形上学思想的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130.
生活在社会制度新旧交替、各诸侯国纷争四起、统治者利欲熏心、老百姓穷困潦倒的中国上古社会,老子以其独特的视角,提出了天人合一、官民和睦、百姓安居乐俗、临国相望无扰的小国寡民和谐社会思想.这一思想穿越2 500多年历史时空,成为现代中国人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