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28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5篇 |
丛书文集 | 60篇 |
教育与普及 | 14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5篇 |
综合类 | 21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25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32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38篇 |
2015年 | 79篇 |
2014年 | 134篇 |
2013年 | 111篇 |
2012年 | 172篇 |
2011年 | 155篇 |
2010年 | 150篇 |
2009年 | 126篇 |
2008年 | 113篇 |
2007年 | 91篇 |
2006年 | 90篇 |
2005年 | 70篇 |
2004年 | 74篇 |
2003年 | 106篇 |
2002年 | 77篇 |
2001年 | 83篇 |
2000年 | 66篇 |
1999年 | 80篇 |
1998年 | 70篇 |
1997年 | 47篇 |
1996年 | 44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4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81.
研究了基于视频图像的油田联合站火灾预警系统,采用图像型火灾探测传感器获取联合站内火灾点的视频图像,通过改进的BP神经网络图像识别算法进行站内火灾爆炸实时识别及火灾点定位,实现联合站内可视化火灾探测与预警.实际运行表明,系统提高了联合站火灾预报的灵敏度和可靠性,能够有效保障联合站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研究西峰油田西41井区长8油藏油水分布规律。方法利用铸体薄片、常规物性、试油试采资料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西41井区单井产能及产水率与储层物性无明显正相关关系,出水井和高产水井基本为物性相对好的储层,而物性较差的储层产水率低。结论西41井区储层物性好的部分形成构造-岩性油藏,浮力对油气成藏具有一定的作用,从而导致相对优质储层构造低部位出水或高含水,但构造高部位高产;物性差的储层形成岩性油藏,浮力对油水分布无控制作用,具有普遍低产水、低产油的特征。 相似文献
84.
焦念友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4):62-62
日前,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规划与科技发展部组织专家在河北省三河市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孙宝江教授主持完成的“海上边际油田开发方案可行性研究”项目进行了验收。经项目组汇报、专家提问及答辩后,评审专家认为,项目组在充分调研国内外边际油田开发技术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国内渤海油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简易平台的结构设计和校核,提出了钻井、完井、采油和油气集输系统的概要方案设计,开发出了用于边际油田整体经济评价的软件系统,该系统功能全面,并结合实际油田进行了项目总体经济评价,建议该项目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85.
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天然裂缝水窜具有强烈的普遍性和方向性。准确地认清天然裂缝产状,特别是油层富集部位的裂缝分布特征,无疑是高含水裂缝性低渗透油田进行调整挖潜、提高注水采收率的基础和关键。充分利用现有的密闭取芯、开发动态等资料,对研究区天然裂缝的分布特性进行系统分析之后,深入剖析了裂缝对注水开发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扶余油田泉四段多发育规模小、延伸短的高角度裂缝,裂缝发育方向以东西方向为主;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东西向裂缝发育,注入水迅速沿东西方向裂缝灌通而发生窜流,致使泉四段油层水淹,并在东西向油水井之间易形成剩余油;东西方向注入水体积波及系数小,水驱效果差。 相似文献
86.
滨南油田毕家地区沙三下亚段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根据区域地质、地震、测井及岩心分析资料,对胜利油区滨南油田毕家地区沙三下亚段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毕家地区沙三下亚段具有湖泊不断扩张演化特征,为陆相断陷湖盆陡坡扇三角洲沉积,可进一步细分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3种亚相,以及辫状水道、辫状水道间、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席状砂以及前扇三角洲泥、浊积扇8种微相类型;古地形和边界同生断层是毕家地区扇三角洲形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7.
针对延长油田目前污水回注处理存在的问题,以延长油田不同储层采出水、地表水及浅层水为研究对象,通过水质分析,采用Scalechem软件对采出水与地表水及浅层水的配伍进行了结垢预测。结果表明,由于延长油田不同储层采出水及地表水和浅层水中所含成垢离子均较高,在进行清污混配时会出现明显的结垢现象,同时,回注水中悬浮物含量、含氧量及细菌含量较高,因此在污水回注前需要进行加药处理。通过室内实验对加药配方体系进行了筛选优化,并通过现场试验对加药配方和加药流程进行调整,得到最优的加药配方体系:阻垢剂(ZLGD-05)15 mg/L,无机絮凝剂(欧泰克聚铝)100 mg/L,有机絮凝剂(ZLGD-01)1 mg/L,2种絮凝剂加药间隔30 s,搅拌速率30 r/min。现场试验表明,采用调整后的工艺流程和加药配方可有效地将现场回注水水质处理达标。 相似文献
88.
89.
针对目前莱州湾凹陷南斜坡带KL油田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陆源碎屑与碳酸盐岩混合沉积形成条件、沉积特征及模式认识程度较低的问题,利用该区壁芯、薄片及扫描电镜等资料,结合构造演化、古气候和古地貌背景,在层序格架约束下研究沉积环境,分析其沉积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混合沉积,形成于宽缓斜坡、亚热带湿润气候,兼具湖平面、物源、水动力条件周期性变化等条件;该混合沉积包括相缘渐变混合与原地混合两种沉积类型,互层式和组分式两种混合模式,以及4种混合样式。两种混合沉积类型沉积机理不同,混合模式及组合样式表现较大差异,因而具有不同的储层微观特征。 相似文献
90.
通过取心井的岩心观察和室内分析,结合沉积微相的研究,探讨了临盘油田沙二下亚段成岩作用特点,建立了滩坝沉积的埋藏成岩演化模式.通过研究认为,尽管沙二下亚段埋藏较浅,但成岩作用已达到晚成岩A1期,储层总体上处于弱压实、弱胶结状态,次生孔隙较发育.由于沉积和成岩作用的共同影响,处于原始高位的坝顶砂岩为较好的油气储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