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64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442篇
系统科学   66篇
丛书文集   568篇
教育与普及   444篇
理论与方法论   71篇
现状及发展   46篇
综合类   10772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355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353篇
  2011年   422篇
  2010年   402篇
  2009年   500篇
  2008年   628篇
  2007年   550篇
  2006年   419篇
  2005年   455篇
  2004年   531篇
  2003年   619篇
  2002年   620篇
  2001年   586篇
  2000年   466篇
  1999年   469篇
  1998年   341篇
  1997年   414篇
  1996年   381篇
  1995年   346篇
  1994年   333篇
  1993年   211篇
  1992年   258篇
  1991年   186篇
  1990年   198篇
  1989年   163篇
  1988年   93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羧甲基纤维素接枝两性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羧甲基纤维素(CMC)、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原料,通过接枝其聚反应合成高吸水性树脂.对制备高吸水树脂的影响因素如CMC用量、单体AA、AM、DMC的用量和配比、引发剂(NaHSO3、(NH4)2S2O8)用量、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用量、AA中和度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接枝两性高吸水树脂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m(AA)∶m(AM)∶m(DMC)=1.86∶1.00∶0.31,AA中和度为75%,CMC质量分数为5%,引发剂质量分数为2.5%,交联剂质量分数为0.1%,反应温度为60 ℃,反应时间为45 min.这种工艺条件下,可制备出吸蒸馏水倍率高达1 503 g/g、吸生理盐水165 g/g的两性高吸水性树脂.  相似文献   
992.
从云南腾冲热海温泉采集的样品中,分离出一株产结晶纤维素酶的嗜热菌TC-1.该菌株呈杆状,革兰氏阴性,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比对表明它属于亚栖热菌属Meiothermus.结晶纤维素、木聚糖和葡萄糖可以诱导该菌产生结晶纤维素酶,其中结晶纤维素诱导的酶活力最高.对其产生的结晶纤维素酶进行了初步纯化与酶学性质研究,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70℃,最适pH为6.0,在50℃~70℃和pH5.5~6.5之间酶活力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993.
用化学还原法合成了Fe(Pd)P合金颗粒,详细考察了反应温度、溶液的pH值、添加剂、反应物料比以及引发剂等因素对反应速度、产率以及磷含量的影响,选择了适宜的合成条件.  相似文献   
994.
应用量子化学从头算和密度泛函理论(DFT),对CS自由基与O2分子反应的单、三重态势能面进行了研究.在UB3LYP/6—311G(d,p)水平上优化了反应通道上各驻点的几何构型.在OCSD(T)/6—311G(d,p)水平上计算了各物种的单点能,并对总能量进行了零点能校正.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反应通道在三重态势能面中.主要产物是P3(OCS+^3O),次要产物是P1(CO+SO).  相似文献   
995.
硝基化合物还原制备芳香胺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还原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制备芳胺的主要方法,包括催化加氢法、金属还原法、水合肼还原法、电化学还原法等.在对4种还原反应机理概述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其应用情况及各自的优缺点.其中水合肼还原法由于其具有反应收率高、产品纯度高及无污染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996.
联苯二甲酸类化合物是很好的刚性桥联配体,可用于制备纳米多孔材料.设计了一条制备联苯二甲酸类新配体的合成路线,以4氨基水杨酸为原料,经过4步反应最终合成了新配体3,3'-二羟基4,4'-联苯二甲酸,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97.
用光谱法研究了Ni[(C4H9O)2PS2]2(简称NiL2)与2,2'-联吡啶(简称B)温度为32℃时在乙醇溶剂中的加合反应.Ni[(C4H9O)2PS2]2与2,2'-联吡啶生成1∶1的六配位的加合物NiL2·B,且加合物的吸收光谱是由NiS4N2的发色基团所引起的.实验测定了加合反应的平衡常数值Kθ=3.40×106.  相似文献   
998.
以多种氯代苯酐和对苯二酚为起始原料、无水三氯化铝为催化剂,通过Ffiedel—Crafts反应合成了多种氯代-1,4-二羟基蒽醌,利用UV-Vis、IR和^1HNMR等对制得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苯环上的氯原子对氯代苯酐的酰化活性具有明显的致钝作用,氯原子数量越多致钝作用越强,α-氯原子的致钝作用明显高于β-氯原子,表明氯原子的共轭效应是影响氯代苯酐酰化活性的主导因素;氯代-1,4-二羟基蒽醌分子中,氯原子的共轭效应提高了羰基的电子云密度,使分子内的氢键缔合增强,氯原子的诱导效应降低了异环的电子云密度.  相似文献   
999.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了纳米晶Ni-Mo-Fe合金薄膜,并将其作为太阳能光电化学制氢阴极催化膜.采用XRD、EDS对膜的晶型、成分进行了表征.用稳态极化曲线对膜的析氢电化学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较高的工作压强、较高的衬底温度和较小的靶距下沉积的膜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晶粒的细化、膜中Mo含量的增加及Ni含量的减少有助于析氢催化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00.
自蔓延高温合成锰锌铁氧体粉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内氧化剂KClO3,在常压空气中自蔓延高温合成锰锌铁氧体粉料.粉料性能用XRD、SEM、VSM等表征,讨论了燃烧合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反应放热供氧系数m为0.54、反应控制放热系数k为0.6、燃烧合成速度为1.93mm·s-1、燃烧温度为1593K时,可制备性能优良的锰锌铁氧体粉料,其比饱和磁化强度为64.44A·m2·kg-1,比剩磁强度为1.349A·m2·kg-1,矫顽力为0.24kA·m-1,平均粒径为1.42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