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4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4篇 |
教育与普及 | 25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333篇 |
出版年
2020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33篇 |
2008年 | 38篇 |
2007年 | 46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7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语文课程总目标也确立了语文教学关于道德情操、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的要求。而小学语文教材涉及面广,许多课文以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反映生活,揭示人生的真谛,赞颂真善美,鞭鞑假恶丑。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只要善于挖掘, 相似文献
52.
杨斌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4,26(6):26-28
三峡石刻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遗迹,是三峡审美不可或缺的方面.有着深厚的文化蕴涵,是三峡自然审美超越与升华的纽带,是三峡自然审美的盎然情趣。在三峡审美中,每一个用心审美的人都会关注三峡石刻,都会从中感受到中国悠久文化的灿烂与珍奇。 相似文献
5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体。”情趣教学就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永远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能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育方法。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我认为不仅仅是单纯的教授英语词句,更重要的是开阔孩子们的眼界,充分发挥孩子们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情趣味中愉快的接受英语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54.
善于挖掘教材的内在魅力,课堂就会充满情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善于挖掘教材的内在魅力,会使课堂充满情趣,具体做法有五点:一、选准教材突破口,设计好导语,诱发学习情趣。二、抓住课文精采部分,讲深练透,反复玩味,发挥精趣。三、寻找与学生生活贴近点,点燃思想火花,激发情趣。四、突出教材的特色,稍加渲染,增加情趣。五、把握结握内容,一叹三咏,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55.
毛泽东强调写诗要搞点幻想,这不仅是诗歌创作的特殊规律,也是毛泽东个人审美情趣的反映。没有幻想和想象就没有文艺创作,也没有诗歌。诗歌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必须借助于意象,意象必须具有独特的个性,才会富有情趣。没有想象,就不能进入创作的自由境界。毛泽东诗词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 相似文献
56.
心灵的传承——试论《简爱》对《蝴蝶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敏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3(2):26-30,35
本文以新的视角,对欧洲两部著名文学作品《简爱》与《蝴蝶梦》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分析,并从人物刻画、结构设置和艺术处理等多方面入手,剖析了作品成功的审美因素,进而透视出了文学遗产复杂微妙的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57.
汪喆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19(5):78-80
文章以皖南民居为例分析其居住环境,将其聚居空间提炼为主体空间和情趣空间,此两种空间的组合创造了皖南古民居丰富多彩居住环境。文章还讨论主体空间和情趣空间与SAR理论中支撑体与可分体的对应关系,为使未来的村落建设成更适宜人居住的环境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8.
卢梓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2,5(1):97-99
党和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素质教育的实施,给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目标和要求,同时,也为美术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美术教育应该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情感,想像力,自信心,个性,意志等行为的培养。通过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9.
60.
余烈全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174-176
通过分析《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与《雪夜林边驻脚》两诗的情趣和意象,发现两诗都采用了大致相似的意象。但由于诗人各自的文化传统的差异,在两诗中所传达的情趣却不同。然而,正是由于两诗各自在情趣与意象上的契合,才创造出了各自完美的诗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