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0篇
系统科学   71篇
丛书文集   84篇
教育与普及   9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9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68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在叶维廉的诸多著述中,"整体性"是贯穿始终的重要思想。叶维廉深刻追溯了西方传统"整体性"观念的缺陷及其根源,并在多种文化模子的互照互省中,提出了另一种更为开放的"整体性",极力还原事实经验多个层面不断演化生成的整体世界。全面把握叶维廉的"整体性"及其在叶维廉诗歌创作与文学研究中的具体呈现,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2.
<正>关于生命开始于地球的理论有许多,其中一个叫有生源说。根据这个理论,一颗源自太阳系内火星等行星的小行星或彗星上的微生物形式最早把生命带到地球。但反过来是否有可能?我们能否把人类生命发送到宇宙,"种"出另一个世界?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可行的。2014年5月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史密森尼》杂志举办的一次题为"未来是节日"的谈话中,美国宇航局工程师亚当·瑟尔茨纳尔在谈到未来的太空探索时,除了重申我们继续载  相似文献   
63.
宇宙的尽头距离我们有多远?地球外存在生命吗?恒星诞生或死亡的现场是怎样的?如果就近观看碰撞的星系或类星体,其景象是怎样韵?宇宙尽头又是怎样的?宇宙还有很多未解之谜,但现代观测手段正在逐渐揭示关于宇宙的种种新知识。现在,就让我们借助,这些知识,从地球出发,一直旅行到宇宙边际。  相似文献   
64.
在新诗民族化与大众化潮流中,马凡陀的山歌被誉为新诗创作的一个新方向。作为被左翼批评界认可的新诗样板,它可贵之处是一方面普遍调用丰富的吴语资源,另一方面则始终以底层市民的民生为重。新诗中的山歌道路仍是敞开的,其口语化、方言化、大众化的运行轨道,以及针贬现实、为民代言的品性,对当下诗坛仍然有借鉴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5.
试图探讨是"诗中有俗,俗中有歌"的文化现象以及这种"既是诗歌,也是民歌,更是民俗"美学特征和各自间的艺术演化的相互关系与关联.世俗"风化"与"民俗之诗"间的互动、互促、互相影响的审美与伦理教化关系被阐释得较全面而辩证,是我们认识诗、歌与风、民、俗等概念及其关系的一个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66.
《青年科学》2011,(12):18-19
你是否已经对拥挤不堪的交通深恶痛绝?你是否也曾幻想过驾着云朵飞翔?或许在未来这将不再只是一个梦想。  相似文献   
67.
"诗言志"、"诗缘情"和"诗达义"三个理论命题构成了古代诗歌本体论的体系框架。古代既有"言志"之诗,又有"缘情"之诗,而"言志"诗和"缘情"诗又都包蕴着思想意义,"志"、"情"、"义"是构成古代诗歌本体的三个基本要素。这三个命题显示了古代诗歌本体论的多元化特点,共同诠释了古代诗歌的本质属性,建构了古代诗歌本体论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8.
去遥远地方的“瞬间移动”,回到过去的“时间旅行”等,借助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虫洞”,这些异想天开的想法都是可以实现的。最近,日本名古屋大学的阿部文雄准教授提出了一种通过望远镜观测来寻找有可能存在于宇宙中的那些虫洞的方法。那么,虫洞究竟是什么?阿部准教授提出的又是怎样的一种观测方法呢?  相似文献   
69.
圆石 《科学大观园》2011,(12):63-63
一辆名为"疾风探险者"的风力汽车一路以风力和风筝为驱动力成功穿越澳大利亚,全程5000公里。据悉以风力驱动的汽车进行如此严酷的长距离旅行测试在全球尚属首例。"疾风探险者"由两名德国发明家德克·吉翁和斯蒂芬·西默尔合作研发,这辆酷似赛车的敞篷车拥有碳纤维车身和自行车轮胎,即使装上电池总重也只有204公斤,没有电池时车身仅重82公斤,但速度可达每小时88  相似文献   
70.
唐前闺怨诗的作者几乎都是男性,女性则寥寥无几,到了唐代除大部分代言之作外,还有一些出自女诗人之手的作品.由于二者生活经历、写作视角、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作品在审美取向上有着明显的不同,男性代言之作不再局限于女性闺房的狭小天地,而是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和寄托作者的某种情志.由于女性审美主体生活在闺阁之中,审美视野单调狭隘,诗歌内容则重于表现个人情怀并呈现出"真"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