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从史料文物、方言俗语、作家作品统一性到山川地域灵气等几个方面都可以帮助研究者确认《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江苏兴化人。  相似文献   
12.
研究施耐庵、罗贯中对《水浒传》成书的贡献,应从大板块的概述向纵深着力。施耐庵与《靖康稗史》编者耐庵并非一人。施耐庵出身于说话艺人世家,是宋末庵字辈艺人最年幼者,极有可能是当时著名艺人施圭之子。南宋初期的四人单传是水浒故事的先导;《宣和遗事》是水浒故事的里程碑;元初的水浒杂剧中的有关描写和关键词语的创造,这些是施、罗创作《水浒传》吸取、借鉴的宝藏。施耐庵是前人成果的集大成者和再创作者。他采用了《宣和遗事》的框架结构,这种结构有其优点。施耐庵对宋十回加强了忠义思想,对武十回更多地保留了话本原貌,对杨志、鲁智深、史进故事也分别进行了处理。征方腊部分施耐庵加工的成分最重。从作品中的线索考证出施耐庵集撰本的开端及大体回数。罗贯中是《水浒传》的最后加工者和定稿者。近来研究者发现了罗贯中编纂《水浒传》的内证。罗贯中对《水浒传》的最大贡献是设计出开篇的乱自上作和终篇的悲剧结局,对施耐庵的集撰本的总体思想倾向进行了改造和提高。王进遭受迫害,林冲被凌辱家破人亡酿成的官逼民反的事件,被概括成了社会性的口号。罗贯中设计的宋江悲剧结局,在于为人们提供历史的教训。这也深化了作品的思想意义,并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量。罗贯中将鲁智深的遭遇与...  相似文献   
13.
元代山东境内的济宁至东平、东平至临清运河的开通,把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起来。梁山泊周围盛传着水浒英雄的故事,濒临梁山泊的东平是元杂剧“水浒戏”的发祥地。罗贯中原籍东平,对水浒故事特别熟悉;后来沿运河南下,寓居杭州,仍不辍收集水浒故事素材,最后为《水浒传》成书展示了自己的创作天才。  相似文献   
14.
小说不是史志,它可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小说家想象的空间朝什么方向发展,这要看他的心情,到底是想伺候谁,还是想炮轰谁,当然由他自己决定。  相似文献   
15.
立足于地理文化,分析了《金瓶梅》将《水浒传》杀嫂情节的地点“由阳谷县改为清河县”的原因,进而分析了罗贯中的籍贯非东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部分,其独具匠心的战争描写、炉火纯青的人物性格刻画、个性化的语言艺术、曲折奇妙的情节设计,处处都体现着罗贯申非凡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7.
正今天,我在书房看书,正看得入迷时,突然书中出现了一面镜子,我刚想用手摸摸它是怎么回事?可没想到竟一下子被镜子吸了进去。我只觉得一阵眩晕,身子轻飘飘的,好像飞了起来,等我稳住后,仔细一看,这才发现,镜子里不仅是一块玻璃,而且还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我发现自己正置身于一个神奇的"Party"中,许多名人都在这里聚会:牛顿、莎士比亚、罗贯中……连行动不便的霍金也在手舞足蹈。不管哪个国家、哪个世纪的名人都能在这个聚会上找到,而且他们都在说中国的白话文。但是也有些人连我这个"万事通"都不认识,我猜想,那些肯定是未来的名人了。最让我意想不到的是,那些人见到我之后,竟然异口同声地大  相似文献   
18.
小说中的诸葛亮是被刘备"三顾"之后体面出山。他出山之后先烧了两把大火,第一把火烧博望坡,第二把火烧新野,尤其是烧掉了刘备苦心经营了8年的地盘新野。这把大火烧过千年之后,还能找到当年的遗迹吗?这把大火的真相如何?  相似文献   
19.
从貂蝉形象的塑造管窥罗贯中的儒家妇女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国演义》中的貂蝉是罗贯中结合自己的思考,在历史和民间流传故事的基础上,有所选择和取舍后加工而成的。从这一形象中可以看出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的男性文人对女性“抟塑———消解”的操纵模式及对其既热爱又恐惧的矛盾心态。貂蝉形象反映了罗贯中儒家思想中极强的男权意识和落后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读《三国演义》,心里便生疑问:诸葛亮这一形象可谓神奇,他纵横三国,神机妙算无所不能,小说第57回里,司马徽也曾预言:伏龙、凤雏两人,刘备若得其一,便可安天下。可诸葛亮最终并没能让蜀国问鼎中原。是司马徽欺骗了天下人?是诸葛亮欺骗了天下人?还是罗贯中本人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