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2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156篇
系统科学   115篇
丛书文集   196篇
教育与普及   10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361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为研究四叶树Hosoya指标的规律,利用图论的分支分析法,解决了四叶树Hosoya指标的显式公式和序列.对于一般的t叶树,仍然用同样分支分析法,得到相应的t叶树Hosoya指标的显式公式和序列.发现了一族初值不一样的Fibonacci序列,在科学上对组合数学和图论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2.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3科5属10种蕨类植物的叶表皮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1)它们的叶表皮细胞大多为不规则型,表皮细胞垂周壁均呈深波状;(2)气孔为下生型,多呈椭圆形;共观察到9种气孔器类型(不等细胞型、极细胞型、腋下细胞型、无规则四细胞型、放射状细胞型、聚合极细胞型、横列型、带状细胞型和围绕细胞型),每种植物具有2~6种不同类型的气孔器;(3)根据叶表皮特征,支持姬蕨科与碗蕨科合并,而凤尾蕨科与铁线蕨科单独成科.研究结果为姬蕨科、凤尾蕨科和铁线蕨科植物的系统演化及分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3.
针对现有的电位器拉线式水轮机导叶接力器位移变送装置中存在的接触不良、易磨损、输出信号不可靠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运用电容式传感器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水轮机导叶接力器电容式位移变送装置,该装置可以避免老式位移变送装置所存在的问题,能长期稳定可靠地实现线性测量水轮机导叶接力器的位移量.  相似文献   
164.
傅里叶变换全息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傅里叶变换全息图不是记录物光本身,而是记录物光的傅里叶频谱.利用透镜的傅里叶变换性质,将物体置于透镜的前焦面,在照明光源的共轭像面位置就得到物光的傅里叶频谱,再引入参考光与之干涉,在干涉图样中就记录了物光的傅里叶变换光场的振幅和相位的全部信息.利用MATALB语言的强大的快速傅里叶变换和灵活多变的图像处理能力,完整地模拟了傅里叶变换全息的全过程.与实际实验相比较,直观、经济;模拟实验参数可调,现象明显.可以加深对傅里叶变换全息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5.
一种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大频偏二次捕获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多普勒频偏大于码元速率的扩频信号捕获问题和大频偏估计的模糊问题,提出了一种扩频系统的大频偏二次捕获算法,并提出了二次捕获概念.该算法采用时频并行搜索的大频偏估计完成频偏预估计和补偿,将准基带信号的频偏预估解扩值进行预处理后构造相邻频点,并依据该频点对输入信号进行二次捕获消除频偏粗估计的频点模糊,完成大频偏下的正确捕获输出原始数据信息.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该算法采用时频并行搜索的大频偏预估计、FFT细频偏估计与二次捕获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缩短二次捕获的时间,满足大频偏下载波快速同步要求,提高了低信噪比通信环境下的捕获概率,算法实现简单、灵活,频偏估计精度高.  相似文献   
166.
为深入了解某型涡轮叶栅进口导叶叶片的换热规律,采用瞬态液晶技术测量了无气膜孔叶片和带气膜孔叶片在不同流量比下的表面换热系数,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了气膜出流和流量比变化对叶片表面换热的影响.实验中叶栅通道来流雷诺数为108 000,叶片气膜出流与叶栅通道来流的质量流量比为0、3.46%、4.61%、5.77%、6.93%、8.08%、9.23%.实验测量获得了无气膜叶片中截面的压力分布曲线,以及各流量比下叶片表面的换热系数分布云图及其平均值线图.研究结果表明:叶片吸力面存在气流流动分离;气膜出流使得分离点位置提前,并且缩短了分离再附着的过渡区域;气膜出流使叶片前缘、压力面和吸力面气膜孔区域的换热系数大幅升高,但对吸力面分离点后区域的换热影响不大;在实验工况范围内,气膜出流流量比越大,换热系数越高.  相似文献   
167.
为了解幂律流体在可渗透性管壁圆管中的流动机制,基于广义达西定理和幂律流体的本构方程,通过严格数学推导,得到了幂律流体在具有渗透性管壁的单根圆管中流动的速度分布和流量分布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幂律流体在可渗透性管壁的圆管中流动时的流量将比在刚性管壁圆管中的流量大,并且还得出幂指数n越大,通过圆管中的流量也越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8.
对皇甫川流域两种优势藓类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高于直叶灰藓(Hyp-num vaucheri)的这些光合色素含量,其叶绿素a与叶绿素b比值为1.78,而直叶灰藓的叶绿素a与叶绿素b比值为1.93;褶叶青藓净光合速率日程变化呈单峰曲线形,而直叶灰藓净光合速率日程变化呈双峰曲线形,有"午休现象";两种藓类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较低,具有阴生植物光合特点;在自然脱水情况下,在90min内直叶灰藓和褶叶青藓水分含量降到20.69%和15.56%,但仍保持32.96%和38.78%的光合速率;复水90min后其水分含量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光合速率也分别恢复到较正常水平的98.61%和96.96%,具有明显的复苏植物特性.  相似文献   
169.
迁移的植物     
寸步难行的植物是如何完成开枝散叶、繁衍后代的任务的?  相似文献   
170.
设G是一个分子结构图模型,即为一个具有n个顶点的连通图.则图G的Hosoya指标Z(G),是指图G中匹配的个数,包括空集. 该文讨论了四叶树Hosoya指标的第二大、第三大、第四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