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3篇
系统科学   65篇
丛书文集   95篇
教育与普及   58篇
理论与方法论   54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278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315篇
  2007年   348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李东生:将国际化整合进行到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将做企业的目标放在“全球最高标准”!他通过一个个震惊业界的大手笔“并购”,将传统民族企业推上“国际化”之路。因为他相信:“历史是由那些充分利用他们时代的机会不断进行变革创新的人们写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3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图书馆向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知识信息除了从书刊资料中获取外,更多地从网络等其他媒体中获得.许多书刊出了电子版、网络版,许多大型数据库设计了界面友好的人机对话系统,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获取信息的基本手段.但是受经济发展与教育投入的影响,中小学图书馆目前建设速度与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新课改的要求,图书馆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下面笔者谈谈个人的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传统文化与城市的重构、整合相互关系的历史研究,从中发掘城市发展的文化脉络,指出传统文化格局的变迁,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落后文化吸纳先进文化,促进城市形态的变更。在城市的重构、整合方面,旨在为现代的城市设计提供可鉴之路。  相似文献   
34.
综合理科化学教学课程整合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教师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就综合理科化学教学课程该如何整合,以及整合的方式和整合的相关内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5.
网络时代的来临,带来了网络文化的繁荣.网络世界里,既存在丰富的信息资源,又充斥大量的信息垃圾,有用资源以碎片化的形式散布于大千世界,需要我们进行信息整合以便利用.  相似文献   
36.
正确认识科技进步与先进文化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指导科技、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江泽民同志深刻论述了科技进步是先进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先进文化是科技进步的精神向导的辩证关系,并据此提出了建立科技进步与先进文化整合互动平台的新思想。  相似文献   
37.
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本文对多媒体在高校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多媒体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方式各自的优势,指出了当前多媒体在高校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并对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快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8.
"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两课整合的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两门较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教学难度和学习难度较大的两门课程,文章阐述了如何将这两门课程进行整合的教学改革和实践。  相似文献   
39.
探讨了当代城市中绿化建设的理想化模式,对城市复合绿化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结合建筑师爱米利奥的覆盖理论,提出了与建筑空间紧密结合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复合绿化模式.针对当前城市绿化中仅注重局部利益,忽视整体效益的弊病,提倡将城市绿化及建筑两大系统加以整合,突出其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0.
建筑与景观的形态整合:新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建筑与景观的形态整合探讨了近年来出现的新策略,分析了这些新策略的背景、发展、特征与例证.景观的场域性关注于整体景观的深层结构,其中建筑的形态来自于多重控制系统的复合叠加.对地表的操作主要来自于大地艺术的影响,其中包含着屋顶/地表的互逆.原型形态基于集体无意识而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人工与自然的对比与张力.这些新的策略促进了当代建筑形态的多元化发展,并提示走向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景观营造学的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