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625篇
  免费   889篇
  国内免费   1849篇
系统科学   2758篇
丛书文集   3023篇
教育与普及   116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57篇
现状及发展   217篇
综合类   74145篇
  2024年   256篇
  2023年   1080篇
  2022年   963篇
  2021年   1046篇
  2020年   793篇
  2019年   789篇
  2018年   423篇
  2017年   651篇
  2016年   929篇
  2015年   1747篇
  2014年   3946篇
  2013年   3915篇
  2012年   5053篇
  2011年   5917篇
  2010年   6192篇
  2009年   7082篇
  2008年   7233篇
  2007年   7147篇
  2006年   4723篇
  2005年   3431篇
  2004年   3242篇
  2003年   3157篇
  2002年   2792篇
  2001年   2519篇
  2000年   1865篇
  1999年   1320篇
  1998年   999篇
  1997年   763篇
  1996年   532篇
  1995年   462篇
  1994年   393篇
  1993年   209篇
  1992年   157篇
  1991年   200篇
  1990年   180篇
  1989年   137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围绕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高素质管理人才的目标,分析当前实践教学中的误区,通过构建全社会参与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实践教学社会网络,建立贯穿大学四年学习全周期的五大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基础素养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培养,探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和体系。  相似文献   
12.
《创新科技》2018,(12):77-80
本文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对洛阳旅游形象感知进行研究,通过携程、马蜂窝、去哪儿等知名旅游网站获得洛阳旅游的相关游记,利用内容分析法提取出旅游者对洛阳旅游形象感知的高频词汇,从"旅游空间感知形象、旅游景观感知形象、旅游服务与设施感知形象、旅游体验感知形象"4个维度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改善旅游设施、挖掘丝绸之路新形象、推进智慧旅游城市等建议来提升洛阳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13.
区域创新网络对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通过建立旅游业态创新与区域创新网络间的联系,提出了旅游产业业态创新网络的概念,并对其结构与功能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指出了目前辽宁旅游产业业态创新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从建立旅游产业业态创新的高效运作保障体系、完善辽宁旅游产业业态创新政策体系和构建辽宁旅游产业业态创新网络平台服务政策体系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辽宁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职院校近几年大力进行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工作,项目化课程的建设旨在提高高职学生知识及能力素质,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城市轨道交通技术人员的需求也日益增大。为了更好的培养城轨专业人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进行了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该文从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的背景、项目化课程体系的构建、项目化课程的建设等方面详细的介绍了城市轨道车辆专业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几种新生入馆教育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以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详细介绍了宣传片拍摄要领及技巧,提出了一种综合性的新生入馆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阐述什么是创业教学,如何应用创业教学进行课程教学,将创业教育知识渗透到《市场营销实务》这门课中,并用创业教学的模式来进行课程教学。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达到了创新创业教育,并能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不仅能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同时也能针对哪些打算创业、已经创业、成功创业的创业教师,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新世纪的普世价值观,也是新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激发潜在的创新精神,唤起努力进取的意识,提高学生创新精神的动力和能力。因此,当前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培养机制的完善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应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思想教育中不断积累经验,革新陈旧的思想教育理念,创新培养方法和工作机制,形成科学与务实的思想教育体系,有效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朱熹的教育思想与《近思录》"教学之道"的语录文字联结紧密,二者存在相当的一致性;《近思录》语录文字是朱熹辑录与发明,是有意张扬四子思想,并藉以表达自己教育思想之取向。程朱理学,注重人之禀赋的开掘,达成圣贤;强调早期教育,"以豫为先",养成"圣贤坯璞";对传统教学内容的继承与拓展,尤重洒扫应对;对教法阐释透彻,继承而推新。这些在当下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电力通信网进行拓扑优化分析,针对典型网络,尤其是高集中度电力通信网络提出一种优化策略。该策略能有效改善电力通信网络结构,增强业务承载能力,进而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具有一定的可复制性。  相似文献   
20.
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主体特殊性、内容多元性和传播快速性等特点,当负面舆情出现时,传统"救火"式思维模式已不能有效地解决网络舆情危机的爆发、蔓延和扩散。高校应综合利用大数据的分布式信息抓取与处理、非结构化数据存储等技术,通过舆情热词云分析、舆情演化分析和业务部门关注度分析等方式,快速完成网络舆情数据的多源采集、清理融合、分析挖掘等一系列任务,实现网络舆情的有效监管。"厦理工e起来"的舆情案例应用结果表明,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可实现对高校学生思想动态的实时追踪、预测和研判,防范和及时解决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蔓延和扩散,促进高校文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