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22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9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负电场下点电极和网状电极对预混稀燃火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相同能耗下电极形状对火焰的影响,研究了常温、常压下定容燃烧弹中过量空气系数为1.6时甲烷空气预混稀燃火焰的传播和燃烧特性与加载电压的关系,对比了点电极和网状电极对火焰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电极下加载电压都使得火焰发生了形变,对火焰横向传播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未加载电压相比,当加载电压为-5、-10、-12kV时,点电极下火焰纵向传播速度分别提高9.32%、17.20%、4.67%,网状电极下分别提高0.62%、-20.90%、-22.80%,点电极下压力峰值增幅分别为6.4%、9.8%、11.2%,网状电极下增幅分别为5.6%、2.4%、1.3%;加载-5kV电压时2种电极对火焰的影响相差不大,加载-10、-12kV电压时点电极对火焰的促进作用明显优于网状电极。综合考虑可以得出,点电极的性能更加优越。  相似文献   
62.
李云洪  骆斯文 《江西科学》2005,23(6):737-740,746
针对电信行业发展需求,对缴费业务系统的延伸和拓展提出了综合缴费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案,介绍了系统的主要功能、组成、网络拓扑结构图、以及系统安全可靠性设计。  相似文献   
63.
本文针对网络管理软件中电子地图的应用,提出基于组件技术的MapX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二次开发模型。通过MapX创建网络拓扑图,用户能在指定的地理区域内直观、方便地管理各种网络设备以及链路,形成一套完整的网络拓扑图,使组网更加贴近真实网络,界面更加友好,再结合网管软件中的其它模块,可实现全网的运行监测、资源配置管理、告警定位分析与报告等,并且将对网络的优化与管理提供重要参考,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64.
由于互联网络拓扑结构复杂,节点数目庞大。因此直接绘制几乎是不可能的。借助Transit-Stub模型,把互联网分成不同的层和模块。通过对单个层和模块的绘制,就可以展示某一域内的网络拓扑结构。这个域是整个网络的局部网络拓扑结构。最后,针对局部网络拓扑介绍了绘制算法。  相似文献   
65.
低压配电物联网是智能配电重要的基础设施,但现存多种低压台区本地通信技术,难以选择适从。介绍一种新兴的基于802.15.4和IPv6的适合低压配电物联网的无线射频网状网技术,从理论上分析其传输性能,且与其他技术对比分析其技术优势,并报道其在低压配电台区的实地试验。试点工程结果表明,此技术读取用户电能表及低压线路采集传输单元(collect transfer unit,CTU)的成功率最高可达99%,最低可超过88%,所测试的几种业务可在超过80%的天数内读数合格,拓扑识别率可达到100%。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此技术适合低压配电物联网。  相似文献   
66.
为探究多层脑功能网络和单层脑功能网络的联系与差异,收集34位健康个体在静息状态下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分别构建单层网络和多层网络模型并进行社区检测,分析两种模型的模块划分差异、网络拓扑指标间的联系及脑节点的分类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多层网络的模块数量和质量显著高于单层网络,两种模型的网络拓扑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多层网络将脑节点划分为21个provincial hubs,49个connector non-hubs和20个peripheral non-hubs.显示了多层网络在研究大脑动态性具有独特优势,揭示了大脑功能的模块化特征,为深入理解大脑动态性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不同形式高原训练对运动员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标志物的影响效应.[方法]检索国内外权威数据库关于运动员参与高原训练的研究文献.[结果]网状Meta分析显示与常规训练比较,1)高住高练、高住高练低训及高住低练可显著提高运动员白细胞水平;2)高住高练、高住低练及间歇性低氧训练可显著提高运动员CD4+/CD8+水平;3)高住高练较低住低练可显著提高运动员血清肌酸激酶水平;4)间歇性低氧训练及低住高练可显著降低运动员血清丙二醛水平;5)高住高练,高住高练低训,高住低练及低住高练可显著降低运动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结论]高原训练可能显著抑制运动员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运动员白细胞计数影响最显著,高住低练最易诱发CD4+/CD8+失衡,低住高练最易导致丙二醛功能受损,高住高练对血清肌酸激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68.
黄欣  余思东  赵志刚 《广西科学》2020,27(1):104-109
针对车载自组织网(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VANETs)拓扑结构经常变化导致通信链路容易断裂而通信质量不可靠的问题,将人工蜂与K-means混合算法应用在VANETs中。在成簇阶段,该混合算法利用人工蜂算法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确定初始聚类中心,代替传统的K-means对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这样就消除了K-means对随机初始聚类中心的依赖。在簇头选取阶段,类内具有最小的速度方差以及到其他节点最小平均距离的车辆节点被选择为簇头。在簇的维护阶段,当最优节点即簇头有变化时,次优节点被选为临时簇头,直至更新为最优节点的簇头信息。为测试该混合算法的性能,将其和PSO与K-means混合算法、经典K-means算法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该混合算法能够更加稳定VANETs通信链路,具有更高成簇质量和更高通信质量。  相似文献   
69.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适用于网状光网络物理层保护的智能实时监测保护设备的开发设计方案.设备采用基于双发选收模式的1+1保护设计方案,以ARM7系列微处理器S3C44B0X(ARM7TDMI内核)为硬件平台,移植U-Boot(作为Boot Loader)和嵌入式μCLinux操作系统到S3C44B0X上作为软件平台,在设备的光路设计中,利用M×N无阻塞型光开关矩阵或M×N严格无阻塞型(光开关+合波器)阵列实现保护光信号的选择接收和转发.设备的主要功能由在嵌入式μCLinux操作系统环境下运行的智能实时监测保护应用程序实现,应用程序的核心是利用保护光路径自动建立算法事先为每条工作光路径在保护光纤网络中寻找并建立对应的保护光路径.设备对工作光路径中的光功率进行实时监测,当工作光路径发生故障时,及时切换到保护光路径.本文最后以4节点光网状网为例,给出了保护光路径自动建立算法的仿真结果.本文中设计的智能实时监测保护设备是真正无人值守的适用于网状光网络物理层实时监测保护的设备,以全光保护方式实现了网状光网络的透明无阻断通信.  相似文献   
70.
以聚乙醇酸(Polyglycolic Acid,PGA)纤维和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纤维为原料,用编织的方法制成一种网状圆筒形组织工程肌腱支架的增强体,探讨不同孔径支架增强体在体外降解过程中的断裂现象、拉伸强力、断裂伸长、质量衰变特征.得出组织工程肌腱支架增强体的拉伸断裂规律,孔径大小对支架增强体在降解过程中的强力、伸长和质量衰减性能影响不大.将支架增强体与PGA纤维复合构成组织工程肌腱支架,并在其上种植皮肤成纤维细胞.试验结果显示孔径大小对组织工程肌腱支架的力学性质有较大影响,其生物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