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7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通过用X—射线衍射和反光显微镜观察,对块烧铁系金星釉中赤铁矿的析出特性进行定量研究,阐明了该类金星釉装饰效果与其中晶相的含量、形态和尺寸大小的关系。  相似文献   
92.
研究了厂射线衍射测量玻璃中晶体含量Ohlberg—Strickler(O—S)方法的使用条件.结果表明.O—S公式中了射线衍射强度值采用玻璃相弥散峰衍射角偏小的一侧的数值及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在研究晶体的相对含量时.用含有一定玻璃相的微晶玻璃做为晶体标样.O—S公式仍然有效;在采用O—S方法时.块状和粉末x射线衍射样品可得到相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93.
利用活性燃烧高速燃气喷涂方法(AC-HVAF)制备出一种高非晶含量的Fe基非晶合金涂层.根据非晶合金相变的热力学原理可知部分晶化的非晶合金的晶化即为残留非晶相的转变,其相变热应正比于残留非晶相的相含量.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使喷涂的非晶涂层晶化,利用DSC分析法测定了热处理后涂层中的纳米晶体含量和部分晶化非晶合金涂层试样的相变热,计算了该涂层试样的结晶度.实验结果和理论预测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94.
本文以对苯二甲酸、乙二醇、α,ω二-(4-羟基丁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间苯二甲酸双羟乙酯磺酸钠(SIPE)为原料,共缩聚制备一种新型、可用作丙纶可染母粒的共聚酯。研究了原料组成对其热性能和结晶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①共聚酯的玻璃化温度、结晶温度和结晶度、熔点均随SIPE和PDMS含量的增加而下降,而随PDMS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当PDMS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2×103~7.5×103范围时,共聚酯的玻璃化温度,结晶温度,熔点和结晶度均相对较低。②共聚酯的热分解温度随SIPE含量的增加而下降;随PDMS含量的增加略有上升;但基本不随PDMS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而变化。③共聚酯的特性粘数随SIPE含量、PDMS含量和PDMS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95.
ZSM-11是重要的固体酸催化剂,在石油化工领域应用广泛,因此,ZSM-11的高效合成备受关注.采用1,8-辛二胺(DAOT)作为结构导向剂,用水热法在较宽范围内成功地合成了不含ZSM-5杂晶的ZSM-11分子筛.研究了水平转速、晶化温度、晶化时间以及硅铝比对ZSM-11分子筛制备的影响.在不同的合成条件下,得到了不同的晶体尺寸、形貌以及不同结晶度的ZSM-11分子筛.样品晶粒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进行表征.研究拓展了ZSM-11的高效合成方法,得到了ZSM-11分子筛的最佳合成条件为水平转速50r/min,160℃晶化48h.  相似文献   
96.
采用X-射线衍射、声速仪和红外光谱研究了聚丙烯腈(PAN)纤维在分子热分解—环化演变初期张力的作用,结果表明:在PAN纤维氰基热分解环化初期,张力可以增加纤维中分子聚集态结构的有序化程度;有利于PAN纤维构型的转变和完善原丝原有结构,随张力的增大,PAN纤维的全取向度和结晶度也是增加的;另外,张力可以促进PAN纤维分子的热分解环化反应,尤其是分子内的环化反应,当牵伸达到4%以后可以使微晶尺寸变小,这对提高纤维强度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97.
研究了不同Ziegler-Natta催化剂体系对淤浆聚合制备低等规聚丙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异丁基铝作为助催化剂时催化剂的聚合活性高于三乙基铝。BCM-100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聚合活性和立构定向性能力,但制备的聚丙烯正己烷可溶物含量较低,而BCE制备的聚丙烯正己烷可溶物含量较高,且聚丙烯正己烷不溶物的等规指数最高。利用DSC、GPC、13C-NMR等表征手段对不同催化剂体系合成的低等规聚丙烯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显示,在相同聚合条件下,BCE催化剂制备得到的聚丙烯正己烷不溶物的立构规整性最高而结晶度最低;实验所考察几种催化剂制备的聚丙烯正己烷可溶部分的平均重均分子量均远小于正己烷不溶部分的平均重均分子量,通过比较发现,BCE催化剂得到的聚丙烯的正己烷不溶物的平均重均分子量最低,正己烷可溶物的平均重均分子量最高,而BCM-100得到的聚丙烯的正己烷不溶物的平均重均分子量最高,正己烷可溶物的平均重均分子量最低。  相似文献   
98.
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法研究取向等规聚丙烯材料在退火过程中结晶度和织构的变化规律,并用偏光显微镜观察材料中球晶的形貌变化.结果显示,在退火初期的10 min内,试样结晶度迅速增加,材料中的轧制织构组元含量有所增大,同时材料中球晶的形貌变得清晰可辨.通过对织构组元的定量分析发现,再晶化形成的新晶体拥有与残余晶体相同的晶体取向.退火过程中的再晶化是非晶部分沿残余晶体发生择优重排的过程,新晶体的大分子链方向与残余晶体的大分子链方向相同.  相似文献   
99.
粉煤锅炉刚玉质炉衬结渣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了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煤粉气流燃烧过程在刚玉质炉衬上的渣样进行了测试,并就渣样的形貌及结晶特性、渣样成分与刚玉之间的高温烧结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煤粉气流焦炭颗粒着火燃烧时释放出的CO使焦炭颗粒处于还原性气氛中,降低了灰渣熔融温度,增强了熔融煤灰与炉衬之间的粘结作用;煤灰中的Fe2O3、CaO、TiO2等晶核剂在煤粉燃烧过程中对刚玉质炉衬上的灰渣结晶程度的影响明显,Al2O3对刚玉质炉衬上熔融煤灰冷却过程的成核结晶的作用不明显;灰渣的结晶度较好地反映了灰渣与刚玉质炉衬粘结作用,在焦炭颗粒着火燃烧的区域,煤样Ⅰ和煤样Ⅱ灰渣的结晶度达到最小,分别为49%、32%左右.图4,表3,参15.  相似文献   
100.
本文对聚乙烯醇均质膜进行了加热处理,发现膜的结晶度提高,用经过不同温度加热处理的PVA膜渗透汽化分离乙醇水溶液,发现膜的结晶度适度提高,使膜的分离系数提高,而透过速率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