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当前,创新z.0被用以描述在知识和信息的聚合分享上更具交互性、由更多大众参与的、更为动态开放的创新形态.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在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阶段发展.为全面提升劳动力素质,推动自主就业创业,加快中低端制造业转型,可以通过建设“社区实验室”和大众创新孵化平台,培育开放合作守信的大众创新文化,建立更加适应创新2.0发展趋势的大众创新环境,把创新化为全民的共同行动,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82.
郭娟 《科技咨询导报》2014,(29):197-19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渐演化成集聚区与集聚区之间的竞争。成渝经济区的形成,预示着成渝经济区将成为既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东北之后的“第五极”。遂宁对成都、重庆的经济联系强度决定着遂宁将成为成渝经济区的次级发展中心。如果遂宁能够成功融入成渝经济区,将大大提升成渝经济区的核心竞争力。基于这个目标的实现,探讨遂宁之于成渝经济区的融入模式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3.
淮海经济区自成立以来,区域合作与发展经历了横向联合、纵深拓展、形象塑造和核心聚合4个主要阶段,合作发展领域从经济建设到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合作发展主体从政府部门与社会团体到企业与市场,合作发展效应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在区域合作发展研究上,呈现由定性描述转向定性与定量结合研究、由一般分散讨论转向专题集成研究、由差异比较转向整合协调研究、由宏观探讨转向宏观与微观结合研究、由案例分析转向理论与实证结合研究的变化趋势.站在新的起点上,淮海经济区合作发展必须主动顺应我国改革开放的新趋势和区域发展战略的新布局,积极探索和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点、开放融合和一体化发展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84.
以区域功能定位一致性为划分基础的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而带来的利好政策效应强烈,承接产业转移的洼地效应凸显,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强化,中原文化旅游产业将进入全面整合提升时期。但产业同构化也会导致区域内部竞争激烈,邢台市与之融合对接面临不对称对接和被边缘化的风险,因此,必须找准自身优势,用足用好政策正能量,潜心挖掘发展新机遇。  相似文献   
85.
电子商务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电子商务与海西经济区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然而海西经济区制约了电子商务创业。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海西经济区应从影响电子商务创业的五个因子入手,为电子商务创业提供政策支持、环境保障、电子商务配套设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等,以构筑有利于电子商务创业的平台。  相似文献   
86.
87.
运用城市流强度模型和交通等时圈划定方法,分别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各城市的外向功能量和城市经济区范围进行了定量分析与空间可视化表达.结果表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自西向东包括敦化经济区、延吉经济区和珲春经济区;区间引力差别较大,其中延吉经济区引力最强;区间互补性相对较弱,在发挥地区优势的同时应加大经济联系,加快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8.
89.
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ESDA空间分析技术对1990年以来5个时间断面县域粮食产量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原经济区县域粮食生产空间集聚格局及其演化路径,并在定量分析演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框架探讨其演化机制.结果显示:(1)1990年以来中原经济区粮食产量空间格局局部区域变动较大,但总体格局相对稳定,4种类型区域大致沿东北-西南一线逐级分布;(2)粮食增长空间格局更多的表现为空间分布的随机性和结构不稳定性,空间集聚不明显;(3)通过自相关系数得出,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最强,人均GDP与粮食产量呈现负相关.最后,结合影响因素定量分析结论得出粮食生产空间格局的变动是农村城镇化、工业化、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0.
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从福建拥有的海洋资源来阐述建设海洋强省的自身有利条件;阐明海洋与渔业结构的优化及合理的开发和管理是海洋强省中的重要力量和载体;进一步阐述实施海洋强省战略,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