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1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小麦大孢子发生过程中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材料研究了小麦大孢子形成过程中的超微结构变化。发现了小麦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密度在前期Ⅰ显著降低,到中期Ⅰ才完全恢复;质体和线粒体也出现了脱分化和再分化。从而证明了小麦的大孢子形成过程中也存在着细胞质改组现象。还发现了大孢子母细胞合点端的核膜先于珠孔端的消失,并且珠孔端3个大孢子的死亡时间不同,与相邻细胞的关系也不同,进而讨论了这些现象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32.
利用微卫星标记定位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 (丛广 41A×密阳 2 3)×丛广 41B回交群体为基因定位群体 ,采用群分法 ,对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进行了定位 .在 1 5 9对微卫星引物中 ,微卫星标记RM2 5 8与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连锁 ,从而将该基因定位于水稻第 1 0染色体上 ,距RM2 5 8约 7.8cM ,恢复基因在染色体上可能是成簇分布的  相似文献   
33.
34.
35.
36.
37.
38.
通过用提莫菲维细胞质中国春与黑麦杂交,F1用八倍体小黑麦连续回交,统计了提莫菲维细胞质对F1双单倍体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的影响以及在双单倍体情况下对雌配子传的作用。同时对回交后代进行了细胞学观察,还对提莫菲维细胞质雄性不育在八倍体小黑麦育种上的上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9.
以两相分配法从红树植物白骨壤和秋茄幼苗叶中提取的高纯度质膜囊泡为材料,鉴定出质膜硝酸还原酶(NR)的存在,白骨壤幼苗叶质膜NR与胞质NR比较活性较低,但二者均与反应体系NaCl浓度有关;白骨壤和秋茄幼苗叶细胞质膜NR活性也受培养液盐度的影响;在一定盐度范围内(白骨壤0‰-30‰;秋茄0‰-20‰)NR活性随盐度增高而增强,白骨壤在30‰盐度时活性达到最高,比对照高89.5%,秋茄在20‰盐度对NR活性比对照增强192%。当盐度更高时,NR活性下降。表明:两种红树植物对NO3^-的吸收和利用均受培养盐度的影响,秋茄对盐度的反应较白骨壤敏感。  相似文献   
40.
研究证明,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MaleSterile,CMS)与mtDNA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构建保持系线粒体DNA的基因文库应该有助于发现“育性”基因,进一步研究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不育机理及创建工程恢复系,推进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进程.本文以普通小麦(T.aestivum)T型CM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75-3369A及其保持系75-3369B为材料,构建了保持系线粒体DNA基因文库,并应用保持系线粒体基因文库的部分重组子转化相应不育系,探讨保持系线粒体DNA与育性恢复的关系.线粒体DNA提取于75-3369B的黄化苗,经测定纯度适合于构建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