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细胞核骨架—核纤层—中间纤维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82.
183.
小麦核不育的研究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4.
本文建立有边界的二维与三维无序结构的数学模型,证明了Voronoi网络的全萌性与无隙性定理,给出判定皮肤细胞核的有效算法,用数学方法解决有界Voronoi网络的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185.
烟草原生质体活力检测和细胞核染色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以烟草叶片和烟草悬浮系制备的原生质体为材料,采用不同染料对原生质体活力和细胞核进行染色效果比较.结果表明,原生质体活力观察宜采用荧光素双醋酸酯(FDA)染色法,染色效果清晰易于观察,四嘧唑蓝(MTT)法则可定量反映原生质体活力;相对于其他细胞核染料,DAPI对不同来源的原生质体细胞核染色效果均较好,能够清晰地对原生质体进行观察和计数.本研究为今后原生质体的检测提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6.
本研究以体外成熟不同时间的绵羊卵母细胞为胞质受体,对去核、融合、不同激活方法、卵裂率、桑/囊胚率和克隆胚受胎率等作了研究与分析.观察妊娠受体母羊的状态、胎儿体内发育情况,分析影响胎儿发育的原因.结果显示,成熟培养18h、22h、24h卵母细胞的盲吸去核率无显著性差异(84.9%,86.6%,84.3%,p>0.05),但显著高于26h组的去核率(71.7%).离子酶素联合cycloheximide(CHX)对重构胚进行激活,卵裂率显著高于A23187联合6-DMAP的激活方法(84.6%vs 63.2%,p<0.05),但二者处理对桑/囊胚率发育无显著差异(25.5%vs18.7%,p>0.05).作为胞质受体,成熟20h的卵母细胞与成熟24h和26h的卵母细胞相比,不利于重构胚的体外发育,桑/囊胚率差异显著(12.3%vs 25.3%,23.4%,p<0.05).分别以美丽奴、杜泊肉羊的体细胞为供体细胞进行克隆生产,90天以后的妊娠率为10%-17%,发育到期率为10%以上.出生羔羊的体重普遍较大.  相似文献   
187.
流式细胞术在高等植物细胞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式细胞术作为一种快速、灵敏的细胞分析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细胞动力学、分子生物学等植物学研究的多个领域。本文简要论述了流式细胞仪的工作原理,并对其在高等植物细胞学研究中的应用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8.
采用不同固定剂和染色剂对曼氏无针乌贼的血细胞进行处理,利用组织学的手段对血细胞形态进行了观察、记数和测量.曼氏无针乌贼血细胞浓度平均为2.5×107 cells/mL.根据细胞质中颗粒的多少、大小、折光性、染色特性及血细胞的大小、核质比等,将曼氏无针乌贼的血细胞分为二大类:透明细胞和颗粒细胞.透明细胞近圆形,直径7.65~8.28 μm,细胞核卵圆形,较大,细胞质中颗粒很少,核质比约0.66,约占总细胞数的45.3%;颗粒细胞圆形,直径9.58~10.42 μm,细胞质中有大量嗜酸性颗粒,核质比较小,约0.40,有些具双核,约占总细胞数的54.7%.研究了曼氏无针乌贼血细胞的形态和分类,为曼氏无针乌贼血细胞免疫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9.
医学图像分割是图像处理的重要环节,而细胞核分割结果是病理学家进行癌症分类和评级的重要依据,提高其分割的准确率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但由于同器官的不同细胞核存在形态可能不一样、细胞之间相互重叠、细胞边界不清楚等现象,导致细胞核图像难以准确分割。为提高相互接触和重叠细胞核分割的准确性和精确率,本研究提出一种新型的细胞核分割网络模型。该模型首先是对原始细胞图进行ZCA白化预处理,并基于经典的U-Net网络结构,通过U-Net和ResNet残差模块进行训练,使用Batch Normalization方法实现数据归一化处理,解决训练过程中梯度震荡问题。在MoNuSeg和ISBI2018Cell两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提出的模型的分割准确率较高,分割出的细胞没有出现细胞核大面积粘连的现象,细胞核轮廓更加清晰。本研究所提的分割网络基于经典的U-Net网络结构,通过构造ResNet残差模块实现对细胞核上下文特征的提取,同时在残差模块使用Batch Normalization使得梯度的传输更加便捷,减少了训练时间,而且在分割相互接触的细胞核时,具有精确定位和准确分割的能力,是一种有效的细胞核分割方法。  相似文献   
190.
目的:利用单细胞核测序技术分析成年小鼠心脏构成细胞的分群,以及各群细胞所属类别、相对特异标记基因及各细胞群在心脏构成细胞的占比,旨在为阐明不同类型心脏构成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选择2月龄的C57BL/6J小鼠心脏用于心脏构成细胞的细胞核制备。使用10×Genomics单细胞测序技术对经制备的心脏细胞核进行测序。使用Cellranger将测序的原始数据解析为fastq文件,生成feature-barcoded定量矩阵进行数据整合及基因表达分析等。利用Seurat对经Cellranger分析处理的数据进行质控、标准化、降维、tSNE聚类、细胞类别注释及具体细胞分群可视化处理。结果:成年小鼠心脏细胞可分为19群,共10个细胞种类,占比较大的细胞分别为内皮细胞(39.46%)、心肌细胞(26.56%)和成纤维细胞(13.46%),合计占心脏细胞总数的79.48%。标记基因鉴定发现,内皮细胞前两位的特异性标记基因为Pecam1和Cdh5基因,心肌细胞的特异性标记基因为Actn2和Tnnc1基因,而成纤维细胞则为Col1a2和Col3a1基因。结论:成年小鼠心脏主要由10种细胞构成,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