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3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326篇
系统科学   249篇
丛书文集   253篇
教育与普及   188篇
理论与方法论   38篇
现状及发展   27篇
综合类   7213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424篇
  2013年   380篇
  2012年   428篇
  2011年   504篇
  2010年   427篇
  2009年   505篇
  2008年   532篇
  2007年   524篇
  2006年   405篇
  2005年   350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308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197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由于节点的高速移动以及拓扑结构的动态性,传统路由协议不能有效地适用于车载自组织网络。为此,利用梯度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梯度的路由协议(node gradient routing,NGR)。该协议充分利用节点的特性,计算节点的梯度值,并将梯度值最大的节点作为下一跳的转发节点。在计算梯度值时,考虑到转发节点与目标节点的距离、节点的移动方向、节点的负荷以及节点的周围密度等因素。仿真数据表明提出的NGR具有良好的路由性能,与典型地理路由协议GPSR和Ad Hoc路由协议AODV相比,所提出来的算法的数据包丢包率、端到端传输时延、数据吞吐量方面性能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932.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页岩纳米孔隙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页岩储层的纳米孔隙结构对页岩含气性评价和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关于国内沉积盆地页岩纳米孔隙结构的研究相对不足。利用低温氮气吸附和扫描电镜,对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页岩纳米级孔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川西坳陷须家河组页岩比表面积主要由过渡孔和微孔提供,比表面积范围6.588~9.476 m2/g,平均为7.949 m2/g,远大于致密砂岩储层比表面积;2页岩孔径平均为4.319~7.821 nm,孔径范围具有从微孔到中孔等一系列连续性孔径。孔隙形状有多种类型,微孔以单边封闭型孔和墨水瓶型孔为主,过渡孔和中孔具有一定数量的两端开口型孔;3页岩广泛发育的有机质纳米孔、黏土矿物粒间孔主要提供了天然气吸附场所;矿物粒内孔隙和微裂隙为游离气主要赋存场所并提供了天然气渗流通道。  相似文献   
933.
灯影组是前寒武纪最重要的含气层系之一。以钻井岩心及露头剖面样品的镜下岩石学特征为基础,以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等实验方法为辅助手段,对四川盆地灯影组白云岩储层进行了研究。认为灯影组白云岩储层类型主要为藻叠层白云岩、藻纹层白云岩、藻砂屑白云岩、藻核形石白云岩、藻凝块白云岩等。储集空间被分为6类,其中砾间孔、大规模溶孔溶洞以及"葡萄花边"残留孔洞是灯影组最主要的储集空间。四川盆地灯影组形成储层的控制因素有:沉积相带、白云石化作用、表生喀斯特作用、构造作用以及海平面升降变化等。其中沉积相带是灯影组储层形成的物质环境基础,白云石化作用是储层得以保存的必要条件;表生喀斯特作用、构造作用、海平面升降等因素是储层形成的关键因素,构造裂缝是储层改善的重要条件;而胶结作用和硅化作用则是灯影组储层受到破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34.
川东北元坝地区飞仙关组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利用铸体薄片、普通薄片、能谱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技术手段,研究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岩石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表明飞仙关组发育的灰岩可以划分为微晶灰岩、藻灰岩和颗粒灰岩,其中微晶灰岩和颗粒灰岩又分别细分为5个小类和4个小类;白云岩包括微晶白云岩、膏化微晶白云岩和粪球粒微晶白云岩,但以微晶白云岩为主。飞仙关组成岩作用主要有泥晶化、压实-压溶、胶结、重结晶、交代、白云石化、溶蚀、充填和破裂等作用,其中胶结作用可分为3期,溶蚀作用也可分为3期。建立了重要储层段飞二段的成岩序列,结果表明成岩作用中充填作用最强,胶结作用和压实-压溶作用次之,泥晶化、溶蚀、重结晶及破裂作用较弱,白云石化作用最弱。胶结作用和充填作用是飞二段储集性变差的主要原因,但倘若局部地区受到较强的建设性成岩作用改造,如热液白云石化、破裂作用等,就易形成较好的储集空间。  相似文献   
935.
四川盆地龙王庙组优质储层形成与分布的主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是四川盆地安岳特大型气田的主力储层。本文基于盆地周缘露头、钻井岩心和薄片资料,通过龙王庙组地层对比、储层岩石学、物性特征、成岩作用等的研究,探讨了龙王庙组储层形成分布的控制因素。四川盆地龙王庙组整体上具有可对比性,储层岩性主要为粉-细晶(残余)砂屑白云岩、粉-细晶(残余)鲕粒白云岩、粉-细晶白云岩。储层属于中低孔低渗型。孔隙度>2%的储层厚度多在20~60m,川中磨溪地区较高石梯地区厚,向西北方向剥蚀,向东南方向厚度减小。龙王庙组储层形成和分布主要受控于3个因素:拉张槽继承性古地貌、同生期喀斯特作用和液态烃充注作用。拉张槽断层下盘形成的古地貌高地控制了龙王庙组颗粒滩的发育;同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形成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为后期成岩流体的进入和溶蚀孔洞的扩溶奠定了基础;生排烃高峰期的烃类充注作用,既能形成大量孔隙,又能对储层起到积极的保持作用。绵阳—长宁拉张槽东西两侧断阶形成的古地貌高地控制了龙王庙组早期优质储层的形成和分布;中三叠世期间拉张槽内下寒武统供烃中心与川中古隆起重叠地区是龙王庙组晚期优质储层最发育地区。四川盆地内龙王庙组优质储层最发育和天然气大规模成藏最有利地区均是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川中古隆起相重叠区的东侧,即高石梯—磨溪地区。  相似文献   
936.
针对国产超临界350MW空冷机组四季背压变化范围大、汽耗率高的问题,利用高调门对应喷嘴组数目存在差异性的特点,设计了阀门管理综合优化策略,通过控制不同负荷段所开启的阀门喷嘴组总数目,来提升机组的整体运行效率。实际运行试验证明:通过阀门管理综合优化,在不同负荷段采用不同高调门的进汽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汽轮机的高压缸效率,从而降低机组的发电煤耗。这对我国火力发电的节能降耗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37.
滇黔川地区灯影组时代老、埋藏深,经多期构造运动改造,成岩演化复杂。为摸清灯影组储层特征及优质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利用宏观露头-岩心及微观薄片、储层物性测试及地球化学资料对储层进行系统分析。综合研究表明:滇黔川地区优质白云岩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藻丘亚相的藻纹层云岩、藻云岩,浅滩亚相的藻砂屑云岩,云坪亚相的粉-中晶白云岩;主要的储集空间为溶蚀孔洞、粒内孔和粒间溶孔、晶间孔和晶间溶孔及微裂缝与溶缝,整体上表现为低孔低渗特征;优质储层受控于沉积相、岩溶作用及构造破裂作用的叠加效应。藻丘、浅滩及云坪亚相的有利岩相为储层发育提供物质基础。岩溶作用是优质储层形成的重要机制,灯二段与灯四段上部受大气淡水与混合水改造形成有效的次生溶蚀孔洞缝,从而改善了储层的储集品质。  相似文献   
938.
利用岩石学、地层学、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等理论和方法,通过显微镜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和X衍射等资料的统计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南泥湾油田金庄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油层组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隙、喉道类型、孔喉结构特征以及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该地区主要成岩作用及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金庄地区长6油层组碎屑岩主要为灰色、浅灰色、灰绿色、灰褐色细砂岩和中-细砂岩,碎屑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岩屑和云母,杂基与胶结物的含量变化大,为1%~33%,主要集中在4%~22%,平均为约9%.砂岩以原生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主,孔隙类型为溶孔-粒间孔和粒间孔-溶孔;孔喉结构主要为大孔-细喉型和中孔-微细喉型,是研究区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总体上为低孔、低渗储层;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压溶、胶结和溶解作用。  相似文献   
939.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模式主要是多对一的。由于传感器节点资源严重受限,通信链路易受干扰等因素,使得拥塞问题十分严重。而传统的传输层拥塞控制技术,并不完全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本文从基于路由协议的拥塞控制技术的研究背景入手,综述了近年来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路由协议的拥塞控制技术研究成果,并指出网络层拥塞控制技术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40.
考虑到网络中的两种广播域MA(Ethernet、FrameRelay)和P2P(HDLC、PPP)两种传递方式的局限性,配置静态路由时应既配置出站接口又同时配置下一跳IP地址,这样既不会有递归表查询,又不会引起大量的ARP解析,可有效提高路由效率.在DV协议环境中使用静态路由覆盖,通过DVIGP获悉的动态路由条目,可以实现该路由条目的传递过滤。在LS协议环境中使用静态路由覆盖通过LSIGP获悉的动态路由条目,无法实现该路由条目的传递过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