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6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以硝酸盐和蔗糖为原料,利用低温燃烧合成制备纳米镁铝尖晶石(MgAl_2O_4)粉体,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气氛以及加热速率等因素对纳米MgAl_2O_4粉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前驱体煅烧温度的升高,纳米MgAl_2O_4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在O2环境中煅烧前驱体可以降低纯MgAl_2O_4相的形成温度,促进反应物质扩散、增大晶粒尺寸.在快速升温、蔗糖与硝酸盐物质的量比为2∶1以及通入O2的条件下,在400℃下煅烧生成MgAl_2O_4相,700℃时得到单相MgAl_2O_4纳米粉体.低温燃烧合成制备纳米MgAl_2O_4粉体结晶度高、晶粒尺寸细小,呈松散的软团聚态,有利于降低MgAl_2O_4陶瓷致密化烧结温度.  相似文献   
62.
水热法制备YAG:Ce纳米荧光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水热法,以乙醇-水混合溶剂作为介质,在较低的温度(350 ℃)和压力下(10 MPa),制备了YAG:Ce纳米发光粉体.利用激发光谱、发射光谱、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光学特性和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稀土离子Ce3+掺杂量的增加,材料的发光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当Ce3+掺杂的摩尔分数为5%时,发光强度达到最大.生成物为纯YAG相粉体,其粒径分布均匀,呈球形,颗粒大小为100 nm左右.  相似文献   
63.
采用均相沉淀法,以CO(NH2)2和(CH2)6N4为沉淀剂,Ce(NO3)3.6H2O,Sm2O3,Gd2O3为起始原料,经过700℃焙烧4.5h,分别制备了Sm,Gd掺杂及Sm和Gd共掺杂的CeO2基纳米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BET等方法,对焙烧粉体的物相、形貌、晶粒尺寸及比表面积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对粉体的形貌和粒径进行有效控制;当混合金属离子总浓度为0.04mol/L,起始沉淀剂浓度为0.5mol/L,pH值为6.8时所得前驱体粉末经过焙烧,其产物为具有立方萤石型晶体结构及良好相纯度和结晶性、粒度分布为21~28nm的球形纳米粉体.该方法不失为低温...  相似文献   
64.
以硝酸钡、硝酸锶、钛酸丁酯及氨水为原料,首次用酒石酸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作为复合螯合剂,采用有机前驱体低温燃烧法制备了Ba0.8Sr0.2TiO3(BST)纳米粉体.采用XRD、TEM分析了粉体的相结构及形貌.结果表明,溶液pH值为7、金属离子与酒石酸物质的量之比为1:1.5的前驱体在较低的温度(650℃)熬处理0.5 h,得到结晶良好、纯度高、平均粒径约为40 nm的BST粉体.  相似文献   
65.
机械合金化制备碳化钛纳米粉体的合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中,以金属钛(Ti)粉与环己烷为原料,利用机械合金化制备了碳化钛(TiC)纳米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并结合Rietveld精修对球磨产物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产物进行形貌与元素以及结晶性进行分析;对球磨过程中TiC的合成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球磨产物中主相为TiC,另有少量残留的氢化钛(TiH2)与Ti;所制备TiC粉体易于团聚、颗粒度均匀、结晶性良好;TiC合成机理属于扩散型机制。  相似文献   
66.
微波加热制备高分散性纳米氧化锌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纳米氧化锌粉体干燥和热分解时的团聚问题,以硝酸锌和碳酸钠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前驱体,无水乙醇洗涤后,通过微波加热前驱体制备出了纳米氧化锌粉体。用TEM、FT—IR、TG—DTA、XRD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纳米氧化锌属于六方纤维矿的单晶结构,平均粒径为30nm,分布均匀,分散性好;无水乙醇洗涤和微波加热可有效避免纳米氧化锌粉体干燥和热分解时的团聚问题。并就微波加热和乙醇洗涤对产品分散性的影响机理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7.
以钛酸丁酯、硝酸锶、硝酸镉、乙酸钡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Ba0.7Sr0.25Cd0.05)TiO3纳米粉体,讨论了溶胶-凝胶过程中水的加入量、冰乙酸加入量及烧结温度对形成纳米粉体的影响,得到了优化实验条件,并用XRD、SEM、TEM、TG-DTA等检测手段对产品的微观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得的(Ba0.7Sr0.25Cd0.05)TiO3纳米粉体与BaTiO3主峰相吻合;在950℃煅烧2 h所得粉体分布均匀、外形为近似球形,其平均晶粒尺寸约46 nm左右.  相似文献   
68.
利用化学沉淀法结合功率超声技术制备了纳米氧化铜粉体和非晶态纳米氢氧化铜粉体,用X射线和透射电镜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各参数对制备过程和产物的影响,并探讨了功率超声的作用机理。所得产物纳米氧化铜粉体和纳米氢氧化铜粉体呈球团状,平均粒径分别为24和46nm。  相似文献   
69.
以0.1 mol的碳酸钠水溶液为电解液,以牺牲阳极铝为代价,采用电化学的方法无需经过溶胶-凝胶过程就成功制备出粒径小且分布窄的纳米氧化铝.并用XRD、TEM和IR对粉体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750℃和950℃分别处理1 h后得到了球形的γ-Al2O3和δ-Al2O3.为纳米材料的研究提供了既无毒无害,又操作简单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70.
用一种新方法-聚丙烯酰胺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广泛应用于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的钙钛矿型纳米粉体:La0.8Sr0.2MnO3(LSM)、La0.8Sr0.2CrO3(LSC)和La0.9Sr0.1Ga0.8Mg 0.2O3(LSGM).用TG-DSC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钙钛矿相的形成过程,以TEM 观察了不同纳米粉体的颗粒尺寸及其形貌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溶胶凝胶法为省时、效率高的一种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纳米粉体制备过程,用该方法合成钙钛矿纳米粉体成相温度低,有利于提高纯度,有效降低团聚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