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6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水热法制备氧化锌纤维及纳米粉体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介绍了一种新的水热合成技术--水热盐溶液卸压技术,并由此技术制得了晶粒粒度仅为5nm的ZnO粉体和长径比为16:1的ZnO纤维,着重研究了在水热条件下制得的ZnO粉体的晶粒粒度变化以及ZnO纤维形成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由水热法制备粉体时成核速度是影响晶粒度的主要原因,即成核速度越快,制得的粉体的晶粒粒度越小,纤维的形成与水热反应过程在卸压条件下进行有关;与卸压前粉体的结晶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为了获得高活性和优良导电性的氧化锡锑(ATO)纳米粉体,以五水合四氯化锡(SnCl_4·5H_2O)和氯化锑(SbCl_3)为原料,碳酸氢铵(NH_4HCO_3)为沉淀剂,醋酸(CH_3COOH)为助溶剂,乙醇(CH_3CH_2OH)为反应介质,通过固-液异相共沉淀反应制备ATO纳米粉体,讨论了反应介质、CH_3COOH添加量、锑掺杂量和煅烧温度对ATO纳米粉体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X)和Brunauer-Emmett-Teller比表面积测试仪(BET),以及电阻率测试仪对ATO纳米粉体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TO纳米粉体具有四方金红石结构,粒子形状均匀,近似球形,一次粒径达到5~10 nm,比表面积约为85.00 m~2/g,电阻率为1.0Ω·cm。利用辊涂法将制备好的ATO水性防静电涂料涂于普通PET薄膜表面,其表面电阻值明显下降,当ATO的固含量大于60%时,其表面电阻值下降到约10~(5 )Ω,完全满足防静电领域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以绿色制备技术路线为核心,在乙醇为单一溶剂条件下,利用溶胶-凝胶(Sol–Gel)制备了过渡金属改性的TiO2纳米粉体.研究了在该方法相同条件下的,获得的单一锐钛矿相结构的TiO2粉体和改性的M-TiO2(M:Fe,Co,Ni)粉体,及其在可见光条件下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情况,并用XRD,SEM,UV-VIS等仪器表征和测试了获得样品的晶相结构、微观形貌、吸光性.实验结果表明:在500℃焙烧后获得改性的M-TiO2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尤其以0.4%Co-TiO2为最佳,70min降解效率达93%,明显优于未改性的60%的降解率及其它样品.  相似文献   
14.
低温燃烧合成(LCS)法是相对于自蔓延高温合成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材料制备技术,以其高效。节能。快速的突出特点而备受各国研究者青睐。本文以Fe(NO3)3·9H2O,Cd(NO3)2·4H2O和Ni(NO3)2·6H2O为原料,以柠檬酸为还原剂,采用低温燃烧法制备了CdFe2O4和NiFe2O4纳米粉体,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红外光谱(IR)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样品为立方晶系尖晶石型铁酸锌和铁酸镍纳米粉体,其平均拉径约为20nm和32nm,并具有超顺磁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草酸盐共沉淀法合成BaTiO3纳米粉体,通过XRD分析、DTA-TG分析、IR分析及TEM形貌分析等分析手段,对制得的粉体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BaTiO3粉体为单纯的立方相,粒径均匀,颗粒大小在30 nm左右,无严重的团聚现象.  相似文献   
16.
以硝酸铈、醋酸镁为原料,并以酒石酸铵作为还原剂和络合剂,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前驱物,将前驱物燃烧制备了M gO(0.2)-C eO2(0.8)混合氧化物纳米粉体,考察研究了焙烧温度和酒石酸铵及其用量对样品粒径的影响.采用XRD、TEM、SEM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物相粒径形貌进行了表征.样品的形貌为蓬松絮状多孔性立体结构,是M gO纳米粒子担载到C eO2超细粒子表面上的混合氧化物纳米粉体.前驱物经600℃焙烧2 h所得样品平均粒径分别为M gO:6 nm、C eO2:10 nm,经700℃焙烧2 h M gO:8 nm、C eO2:12 nm,经800℃焙烧2h M gO:10 nm、C eO2:18 nm左右.实验发现在同一体系中形成混合氧化物时,两者有互相抑制颗粒生长的作用,则可以得到分散性好、粒径小的纳米粉体.  相似文献   
17.
分别选用不同的表面活性剂(SDBS、CTAB、EDTA、PVP),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CoSb_3纳米粉体.对制备的纳米粉体分别进行XRD和SEM表征,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制备的CoSb_3纳米粉体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制备的CoSb_3纳米粉体形貌有显著的影响.并将水热法制备的CoSb_3纳米粉体,采用脉冲激光非晶化技术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纳米粉体实现了部分非晶化.通过样品的XRD分析研究了影响CoSb_3纳米粉体部分非晶化的条件,结果表明扫描重复次数的增加可以提高CoSb_3基方钴矿热电材料的非晶化能力,适当提高扫描速度有利于CoSb_3基方钴矿热电材料的非晶化.  相似文献   
18.
一步室温固相化学反应法合成CuO纳米粉体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贾殿赠  俞建群  夏熙 《科学通报》1998,43(2):172-174
利用CuCl2.2H2Og与NaOH的室温固相化学反应直接合成了CuO纳米粉体,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固相反应物的组成,大小,形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CuO颗粒大小均匀,粒径为20nm左右。  相似文献   
19.
TiO2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过程超临界干燥法制备了TiO2纳米粉 ,并通过XRD,BET,TEM等方法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制备的TiO2气凝胶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488m^2.g^-1),平均粒径为4.6nm,具有锐钛矿型晶体结构,经500℃煅烧2h所得的纳米粉体,锐钛矿型晶体结构更为明显,平均粒径6.7nm,比表面积158m^2.g^-1。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